民法中有關監護人和被監護人的相關規定是比較嚴格的,監護人是不能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的,那么關于被監護人的遺產問題,其規定是否跟普通財產一樣呢,民法中監護人依照被監護人意愿處置遺產有效嗎,小編針對這一問題談了談自己的看法。
1.有,但是是附條件的處置權。只能是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更處分財產,這種行為才有效。其他情況下不得擅自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財產權益處理,該法第12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2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一般是不會受到損失的,作為監護人一般也無責任可擔。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8條第1款后段規定:“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通則》既然都規定了監護人實施此種行為的法律后果,這說明,并非所有的非為未成年人的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的行為都當然無效。
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在行使監護權對自已未成年的子女盡監護義務時,同樣應受此條規定的約束,即非為子女的利益,不得處分其財產,否則無效。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2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8條亦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財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5從這些法條之規定看,當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非為被監護人利益而處分其財產給其造成損失時,作為監護人要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監護人依照被監護人意愿處置遺產有效嗎,針對這一問題,小編認為并不能一概而論,關鍵還是要看被監護的人是否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是不是自由意志表達,如果不是的話,答案當然就不得而知了。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不良資產如何核銷
2021-01-11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9什么樣的婚姻是軍婚,國家對軍婚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0-12-31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管轄異議答辯狀怎么提交
2021-01-10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