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離婚了但孩子是無辜的,他需要來自父母雙方的愛。因此法律規定父母擁有對孩子進行探視的權利。如果一方因為離婚拒絕探視孩子,這是沒有道德也是違反法律的。沒有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除了要支付生活費以外,定期探望孩子是法律規定的權利也是需要盡的義務。但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還時有發生,因此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探視權的相關知識。
一、探望權的法律依據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望權從法理上看,是基于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只要身份關系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
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之后,不直接來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二、離婚拒絕探視孩子的保障措施
子女探望權行使是指離婚后,間接扶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對探望的方式、時間安排一般由父母在離婚時協議。為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在離婚時應對子女的探望問題進行協商,對探望方法、時間進行具體、細致的安排。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扶養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離婚判決沒有涉及子女探望權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間接扶養方在行使探望權時,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如果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或者是采取各種手段,阻礙另一方實現探望權,那么有探望權的一方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實現自己的探望權。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的判決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對有協助義務的個人和單位采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無論是那一方,都不能因為離婚拒絕探視孩子,上述法律就是就是解決這種問題的依據。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探視權都有比較深的了解了。首先任何一方都不能因為離婚拒絕探視孩子,尤其是沒有直接撫養的一方,比生活費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關心;另外撫養的一方也不能剝奪另一方探視孩子的權利,除非有特殊原因可向律師咨詢,然后上訴法院,請求撤銷另一方的探視權。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2020年拆遷補償標準出爐,一平方補償多少
2021-02-07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2020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