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婚生子女的探視權是否受到法律保護?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權。
探望權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產生的一種身份權,是一種法定權利。
探望權是婚姻法規定的一項實體權利,當事人可以獨立行使。按照法律的規定,當發生探望權糾紛的時候,首先,應由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在人民法院審理期間,也應該讓雙方盡量化解矛盾,從有利于子女成長的角度出發,對探望的時間、方式等具體問題,爭取雙方當事人能夠協商解決。
二、終止探視權的情形
修改后的婚姻法規定了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并且在父或母探視子女時,如出現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事由的,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其探視的權利。這里應明確探視權中止的法定理由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當父母的探視行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時,人民法院才能中止。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終止探視權的唯一法定理由,體現了婚姻法保護子女身心健康的立法傾向。什么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呢?對此婚姻法沒有列舉具體情形。但根據司法實踐和當前社會生活實際,下列因素對子女的身體、心理和道德觀念有顯著的不良影響,以下是終止探視權的情形。
1、探視權人患有嚴重危害健康甚至是生命的傳染性疾病,而該病可能通過和子女的一般性接觸傳染給子女的;
2、探視方在探視過程中對子女有嚴重違法或犯罪行為,如對子女有暴力行為或拐賣子女的行為;
3、探視方有借探視之機藏匿子女,使子女離開撫養方的監護的行為;
4、探視方對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響的,如探視方在子女面前表現出吸毒、賭博的惡習,或者是慫恿子女犯罪的。
人民法院在審理請求中止探視權的案件時,應本著保護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則,根據具體的案情作出審慎判決,不得任意中止探視權人的探視權。應該注意的是,探視權中止不等同于終止,更不是剝奪探視權利。探視權中止只是暫時停止探視,待中止探視權的法定事由消失后,應恢復探視一方對子女的探視權。
從新婚姻法出臺以后就一直在向人們強調一個基本的法律常識問題,那就是大家不應該把對未婚生育的這種世俗的眼光強加在孩子身上,在法律地位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沒有任何差別的對待。所以,孩子的父親或者是母親直接撫養的孩子都好,都不得無緣無故的不讓當事人探望孩子。
2020年非婚生子女如何上戶口
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年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好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正確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
2021-03-15公司收購成功要重組嗎
2021-02-09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單方面離職扣錢合法嗎
2020-11-13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對方酒后駕駛保險公司會不會賠付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