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如何組成的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對于縣、市、市級管轄區,該條例都規定需要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一般由以下成員組成: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本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三方代表組成。我國1994年勞動法第八十一條明確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本法在勞動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體現了勞動關系的三方原則。所謂勞動關系三方原則是指政府(通常以勞動行政部門為代表)、雇主組織和.工會組織通過一定的協作機制共同處理涉及勞動關系的重要問題的原則。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家、企業、勞動者三方利益格局日益明晰。
我國也通過立法逐步建立起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關系方面的重大問題。而作為處理勞動爭議的專門機構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了體現公平、公正,在人員組成方面也對國家、企業、勞動者三方利益進行平衡。因此從勞動法到本法,都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三方組成。
1、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在我國,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政府主管全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為了維持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保障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作為主管的勞動行政部門需要把握勞資關系的全局,協調各方面利益。因此本法明確其作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一方代表,體現了政府在勞資糾紛處理中的主導作用。
2、工會代表。工會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它更了解企業、職工的情況,熟悉勞動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能夠代表全體職工的根本利益。工會代表作為工會一方的代表,代表了廣大職工的利益,工會的參與有利于保護弱勢一方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3、企業方面代表。即雇主代表組織,在我國主要是指各種形式的企業聯合組織,其中主要有中國企業聯合會,但在有些地方則可能是各種形式的商會或者其他企業聯合組織,如深圳的外商投資商會等。企業方面代表參與,有利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充分理解和對當事人的說服、調解。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如何組成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我國,如果仲裁委員會人數不足時,做出相關規定,可以聘任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聘任政府其他有關部門的人員、工會工作者、專家學者或者其他專業人士來占時充當仲裁員。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鎖骨骨折能評殘嗎
2020-12-24合同一方拒絕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0-12-26復核和復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在公司做了三年被辭退如何賠償
2021-01-04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