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盡了贍養義務卻分不到遺產怎么辦?
盡了贍養義務卻分不到遺產可以向法院進行訴訟。《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至第15條有全面規定,贍養人的具體義務包括:
1、 物質上的贍養
生活費用的提供是最基本的。當被贍養人患病時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擔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租賃關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贍養人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贍養人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2、日常生活中的扶助
對于年老體弱、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給以照顧、扶助,對生病的父母應給予悉心照顧。
3、精神上給予慰藉
父母進入老年后需要親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獨感。精神贍養是社會經濟發達以后更為重要的贍養義務。因為物質條件會隨社會經濟發展而提高,國家和社會對老年人能夠提供更多的物質保障,許多父母不依靠子女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所以物質贍養會弱化。而日常生活的料理扶助也可依靠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得到解決。唯有子女對父母的孝敬、關心、體貼、安慰是無法從其他途徑得到解決。贍養老人這一義務顯得更為重要。
二、多盡贍養義務可以多分遺產嗎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所以,尊老敬老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法律鼓勵每一位公民對老人多關心照顧,多盡一份孝心,對于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可以多分遺產,對于沒有孝心不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遺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法律所規定的法定繼承的順序就是按照血緣的親疏遠近來進行的,但是有一些規定,比如喪偶兒媳對于公公婆婆盡到主要的贍養義務,也可以分得公公婆婆的遺產。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
代位繼承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買的二手房拆遷會賠償嗎
2021-01-20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房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18拆遷如何維權才有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