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喪失遺囑繼承權情形有哪些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二、哪些情形下遺囑無效?
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人往往希望通過遺囑對身后事的處分來避免繼承人因財產發生糾紛,導致家庭不睦。但有時遺囑立的不規范、或者遺囑內容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甚或遺囑難以執行導致遺囑無效,卻容易在繼承人之間產生矛盾。
1、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
2、代書遺囑沒有見證人。
《繼承法》第17條規定了遺囑的形式,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遺囑效力不受法律保護。
3、老年癡呆被自立遺囑。
立遺囑的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立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這樣規定是為了確保遺囑內容確實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不是利益相關人假借立遺囑人之手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遺產處分。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會出現智力減退的情況,如罹患老年癡呆等,容易出現按照他人意志自立遺囑的情況。在審理過程中,如果確有明確的醫療診斷結果,證明老年人在立遺囑時已經患有相應的病癥,不具備正常的辨識力,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么法院對于這種遺囑的效力是不能認定的。
繼承權除了可以自己主動放棄外,如果具有《繼承法》中規定的法定情形,那么也會導致繼承權喪失,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被動的喪失了繼承權。那么之后對該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人也就不能在繼承其遺產。一般在繼承人具有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時,那么其繼承權就當然喪失。
繼承權喪失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子女能代位繼承嗎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后簽訂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9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