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休老干部撫恤金繼承法規定撫恤金可以繼承嗎?
離休老干部撫恤金繼承法規定撫恤金不可以繼承,自2011年8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標準調整為: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仍按現行渠道解決。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如何計算
《工傷保險條例》第39條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參照《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是指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該規定同時規定了上述人員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條件。根據上述規定,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的計算根據親屬身份的不同而有不同標準,并且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受因工死亡職工生前工資的限制,不得高于該工資。具體計算標準為:
1、配偶
配偶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40%,其條件是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并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工傷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其計算公式為:
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40%
2、其他親屬
其他親屬每人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30%,其他親屬,指的是工傷死亡職工親屬中除配偶之外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等人。其他親屬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條件是:(1)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2)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3)工傷死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傷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工傷死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傷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其計算公式為:
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元/月)×30%
3、孤寡老人或孤兒
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也就是說,如果工傷死亡職工的配偶為孤寡老人,則其每月可獲得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為職工工資的50%。其計算公式為:
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50%
如果工傷死亡職工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為孤寡老人,或者其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等為孤兒,則他們每人每月可獲得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為職工工資的40%。
其計算公式為:
供養親屬撫恤金賠償金額=工傷死亡職工本人工資×4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傷死亡職工有多個親屬皆有資格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則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供養親屬撫恤金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因此,如果供養親屬撫恤金被進行了調整,其計算就應適用調整后的標準。
軍人或者是事業單位的職員,若是死亡或者殘疾之后,其直系親屬都可以獲得撫恤金,撫恤金只有受害人的直系親屬可以獲得,若是可以獲得該撫恤金的親屬不幸離世,此時并不能作為遺產繼承,而是事業單位會立即停止撫恤金的發放。
供養親屬撫恤金年限是怎樣算的
傷殘軍人撫恤金屬于夫妻共有財產嗎
八級傷殘軍人撫恤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客遭野生動物攻擊的景區是否該承擔責任
2020-12-26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能贈與嗎
2020-11-28股東借款能否抵押擔保
2020-12-18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