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是公民繼承遺產的一種方式。遺贈繼承是通過遺囑的方式進行繼承的,顯而易見的是,遺贈與遺囑相類似但不盡相同,那遺贈與遺囑怎樣區分?遺贈牽涉到很多的利害關系人,因而糾紛也不少,那遺贈糾紛如何處理?本文將對上述兩個問題分別進行探討,具體內容請看下文。
一、遺贈與遺囑怎樣區分
遺贈是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立遺囑的公民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
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對其遺產所作的處分或對其他身后事務所作的安排,并在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
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通過遺囑方式處分財產,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區別是明顯的。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囑繼承與遺贈的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主體不同。遺囑的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個人或是數人(都屬于公民);后者的受遺贈人是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主體承擔的義務不同。遺囑的繼承人不僅有權繼承遺產,而且還要負責清償被繼承人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而受遺贈人一般不需要承擔清償遺贈人債務的義務,但受遺贈人須在遺贈人的稅款債務清償后,才能接受遺贈的財產,如果遺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受遺贈人無權接受遺贈,但受遺贈人不負有清償的責任。
3、取得遺產的方式不同。遺囑繼承人可以直接參與遺產的分配從而取得財產;而受遺贈人則一般不直接參與遺產的分配,是從遺囑執行人或遺囑繼承人那里取得遺產。
4、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遺囑繼承人需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不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受遺贈人應在指導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視為訪放棄接受遺贈。費用是不要的。如果公證的要交很少的費用。
二、遺贈糾紛如何處理
遺贈糾紛常常發生在遺贈人設立遺囑或者其法定繼承人在實施其繼承過程中產生的糾紛。我國法律規定,公民可以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現實生活中,往往出現遺贈人將財產用遺囑的方式贈與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這時最重要的要看遺贈協議的有效性。如果遺贈協議是在自愿、意思明確、清醒、無脅迫的狀態下,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并且符合法律對遺囑的要件規定,應當認定遺贈協議的有效性,并尊重遺贈人的意思自治和自由。
另外,遺贈的標的只能是遺產中的財產權利,而不能是財產義務(如債務)。受遺贈權也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當受遺贈人先于遺贈人死亡,其受遺贈權便自然消失。當受遺贈人不愿接受遺贈,他也不能將該遺贈財產轉給他人。但是,當繼承開始后,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
清償遺贈人的債務應優先于執行遺贈。遺贈人行使遺贈權不得違背法律規定。我國《繼承法》第十九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贈作為一項遺產處分,必須符合該規定。
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相信大家現在對遺贈的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遺贈在生活中常常出現,但是受贈人非繼承人,繼承人無端喪失對這部分財產的繼承權,很可能會產生糾紛。而在進行遺贈的時候,雖然被繼承人有將自己遺產贈與的意思標準,但此時也要受贈人接受了遺贈才行。
遺囑公證有效期是多長?
2020年辦理遺囑公證需要哪些手續
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出讓土地比劃撥土地房屋賣的高嗎
2021-03-05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土地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3-24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18常州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31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7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應該歸誰所有呢
2020-11-10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方法都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