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購買的房屋是否屬于個人財產
問:我1995年,現因夫妻感情不和,準備。我在1994年用自己的錢買了一套房子,我妻子提出該房子為共有財產,要一人一半,請問法律對此有何規定?
答:如果你們事先對房子的權屬有約定,則按照約定處理。如果沒有約定,根據2001年4月28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18條規定,一方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即你婚前取得的房屋屬于你的個人財產。
2001年12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規定:“婚姻法第18條規定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因此,你妻子無權要求房子一人一半。
新婚姻法關于婚前財產的規定
眾所周知,婚前個人財產特別是婚前房產,如果沒有約定,過去的司法解釋曾有婚姻關系存續八年后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因而導致有些夫妻在婚前進行“婚前財產公證”,以明確各自婚前財產的處理。
新婚姻法生效后,規定婚前財產如果要作為“共同財產”,雙方必須約定。這就實際上肯定、明確了婚前個人財產不作為共同財產的處理原則。因此,新的司法解釋就規定,婚前個人財產不因為婚姻的存續轉化為共同財產。這實際上就取消了“婚姻存續八年,婚前個人財產(房產)作為共同財產”的規定。
新婚姻法對婚前個人財產的規定
婚前的個人財產歸個人所有,婚后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除非雙方對財產又明確的約定。但是一些特定的財產是屬于個人獨有的,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轉業費就屬于個人獨有的財產,不做為共同財產。最高院93年的司法解釋轉業費10年以上轉為共同財產的規定,隨著新婚姻法的頒布應當已經失效。
“夫妻各自的婚前財產在雙方結婚8年后即作為共有財產”的說法早已成為過去。自從新的婚姻法頒布實施后,法律已明確地對夫妻雙方婚前個人財產作了詳細的規定,任何一方的婚前財產均屬于個人財產,不會因結婚而逐漸轉化成夫妻共同財產。因此,為婚前財產權屬辦理公證,已沒有必要。
比如,婚前個人按揭買下的房產,即使婚后共同還貸,按照新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果沒有約定,在分割時當然認定為婚前個人財產。共同還貸的部分,由所有者按照份額予以退還。房產增值的部分,當然由所有者享有。這應當是原則。法官當然也可以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困難的一方判決所有者予以幫助、補償。但是這并不是對共同財產的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死亡賠償
2021-01-07土地以租代征違法了哪條法律條款
2021-03-04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成都房屋中介租房收費是多少
2021-02-15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