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福與雷某芬在2013年正月經人介紹相識,爾后談婚。同年正月初七過禮,當時王某福給付了彩禮88000元、“四金”(價值28000元)。過禮后,雷某芬就在王某福家生活。一個月后,雷某芬就返回娘家,之后就提出不愿意與王某福繼續生活,再也沒回過王某福家。王某福與雷某芬未辦理結婚登記。于是王某福一紙訴狀將雷某芬及其父母告到法院,要求三被告返還彩禮及“四金”。
【分歧】
該案被告如何確定有以下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被告只能是談婚的女方,女方的父母在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主體不適格。雖然我國現行的婚姻法解釋就婚約財產糾紛有所規定,但鑒于婚姻法上糾紛的主體為男、女雙方,所以因婚約財產產生的矛盾,其訴訟主體也只能是談婚的男、女雙方。據此男方因為婚約財產糾紛起訴到法院,該類案件的被告只能是談婚的女方。
第二種意見認為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被告可以是談婚的女方及其父母。實踐中,男方給付女方的彩禮及“四金”多由女方父母保管、支配。將女方的父母列為被告,一來可以更好的查清案件事實,二來可以有利于這類案件判后的執行。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原告一般都會在立案時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因此將女方的父母列為被告的話有利于男方對彩禮進行追償。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男女雙方在談婚時大多數經濟不獨立,彩禮是由男方父母所出,女方父母接受并支配管理。由此男方父母可以作為權利人提出權利請求,這也是符合我國民法通則的。即使男方父母不提出請求,也不妨礙其權利的實現。因此司法實踐中,男方父母可以不參加到訴訟中去。但就女方父母而言就不同了,彩禮往往由女方父母支配,女方并無實際支配權,也沒有實際的支付能力。如果女方父母沒有被列為共同被告,男方的權利就很難得到實現,這就是將女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的事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而該條并沒有明確規定索取的主體,然而我國的婚姻法不僅是一部規范婚姻的法律,更是一部規范家庭的法律,所以該法適用于家庭所有成員。這就為將女方父母列為返還彩禮的被告提供了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撞傷死一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25勞動糾紛的舉證責任
2020-12-18沒合同租房拖欠房租如何處理
2020-12-14工傷賠償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1-24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