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離婚救濟制度的缺憾
其一,對家務勞動補償制度的直接適用非常鮮見。探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法律規定離婚經濟補償應以“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為前提,換言之,夫妻雙方不適用分別財產制度就不適用家務勞動補償。而目前在我國夫妻約定實行分別財產制的數量仍然很少,據調查,城市居民中僅有2.7%,農村居民中僅有1.1%的夫妻有采取分別財產制的愿望,絕大多數夫妻認為,采取共同財產制有利于穩定家庭關系,鞏固夫妻感情。所以將離婚時家務勞動補償請求權僅限于夫妻約定實行分別財產制的當事人,所產生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極大地限制了這一救濟制度的適用。
另外,婚姻法對這一制度的規定流于泛泛,法官無從對家務勞動的價值作出合情合理、具有說服力的估價,因而往往采取保守態度。
其二,關于經濟幫助。何種情況下一方可要求另一方予以經濟幫助,這種經濟幫助有哪些形式,幫助到什么程度,最高人民法院在對《婚姻法》的最新的司法解釋中作了一定規定,但這一規定還不夠具體,也不夠全面。其中司法解釋第27條規定:《婚姻法》第42條所稱“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并沒有考慮一方繼續受教育的需要。
其三,關于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第46條所列舉的4種過錯不足以涵蓋所有對婚姻當事人造成嚴重傷害的行為,比如長期通奸行為可能比一般的虐待、遺棄對當事人的傷害更大。因此,在立法技術上應采取列舉性規定與概況性規定相結合的方式,在列舉性規定之后增加一個概況性規定:“其他導致離婚的重大過錯”。
應明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是一項實體權利,不僅適用于訴訟離婚,也應適用于登記離婚。
關于離婚損害賠償的范圍
《婚姻法》修正案未作明確規定,從學理上來說,這里所要彌補的損害既包括人身損害、財產損害也應包括精神損害。對于精神損害的賠償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2月26日《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執行。
至于立法價值上的困惑,則是由該項制度對證據法的沖擊帶來的。在訴訟中,如何證明對方有第46條規定中所列出的情形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