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和用人單位經過了試用期雙方之間達成一致之后可以簽訂勞動合同成為正式的勞務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都是有時間期限的,那么簽合同可以辭職嗎?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詳細的了解吧。
簽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所以合同未到期辭職也是可以的,只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了,至于賠償問題,一般來說是不用賠償的,在下面的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要承擔違約責任。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一、勞動者解除的條件
勞動者在行使解除勞動合同權利的同時必須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遵守解除預告期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預告期是各國勞動立法的通行做法。勞動者在享有解除勞動合同自主權的同時,也應當遵守解除合同預告期,即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說勞動者在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后還應繼續工作至少三十天,這樣便于用人單位及時安排人員接替其工作,保持勞動過程的連續性,確 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勞動合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給用人單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同時,這樣也使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合法化。否則,將會構成違 法解除勞動合同,而將可能承擔賠償責任。
2、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無論是勞動者還是用 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時,都必須以書面形式告知對方。因為這一時間的確定直接關系到解除預告期的起算時間,也關系到勞動者的工資等利益,所以必須采用慎重 的方式來表達。本條還對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做了規定。試用期既是用人單位對新招收職工各方面的情況進行考察的期限,看勞動者是否具備 錄用條件,也是新招收職工用以考察用人單位的勞動條件、勞動報酬是否符合勞動合同規定的選擇期限。在試用期內,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處于一種不確定 狀態,勞動者對是否與用人單位建立正式的勞動關系仍有選擇的權利。為此,勞動者在試用期內,發現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與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介紹的實際情況不相 符合,或者發現自己不適于從事該工種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勞動者無須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單位予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提前三日通 知用人單位,以便用人單位安排人員接替其工作。
二、公司是否可以拒絕員工辭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 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 “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三、辭職需要賠償公司損失嗎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 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 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 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 、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 、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 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從上文的規定中,我們可以知道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后也是可以辭職的,只是需要提前告知用人單位。通常情況下,也是不需要對單位進行賠償,當然要是因勞動者辭職給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的,就屬于例外情況。更多相關知識,歡迎你到律霸網站進行詳細了解。
公司辭退員工怎么賠償
試用期懷孕能辭退嗎
勞動者的辭職權如何正確行使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