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婚姻法》的立法精神,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構成要件包括:
1、夫妻一方對離婚具有主觀上、行為上的過錯。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主觀方面要件,即要求一方有過錯。這一要件體現出過錯主義離婚原則之特色。該“過錯”必須是導致離婚的過錯。也就是說,對于婚姻關系的解除,一方在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如果雙方均無過錯,則不承擔賠償責任。
2、一方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客觀行為要件,即過錯方的行為違反了婚姻法規定。如《婚姻法》第4條規定了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的義務;第20條規定了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等,如果一方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則明顯違反了上述法定義務。
3、請求權人有損害事實。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客觀后果要件,即享有請求權的一方當事人必須具有損害事實,包括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從婚姻法的規定來看,這個事實是以離婚這一結果來表現的。《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是因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能夠請求賠償。如果沒有出現離婚這一最終結果,即使這些違法行為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也不能請求賠償。司法解釋第29條也對予以了明確。至于上述規定是否恰當,筆者下文將專門予以論述。現行條文充分體現了立法者以有利于家庭和好、有利于家庭穩定為出發點。
4、過錯行為與損害事實具有因果關系。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的因果關系要件,即過錯一方的違法行為與無過錯一方的損害事實具有法律上的直接因果關系。從婚姻法的立法宗旨看,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不存在賠償問題。
所謂直接因果關系,應該是這些損害行為是導致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離婚當事人所提出的離婚理由,如受害人以感情不合為由提出離婚訴訟,在審理中若查明“感情不合”實際上是另一方當事人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等因素所致,就應當適用離婚賠償。如果是因自身的過錯或第三人的過錯造成財產或精神損害,也不能要求配偶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承租人優先購買權被侵犯后應怎么尋求救濟
2020-12-20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