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用聘禮買的嫁妝,離婚后如何處理
“結婚彩禮錢”的表述并非一個規范的法律用語,人民法院審理的彩禮糾紛案件的案由按照有關規定被定為“婚約財產糾紛”。婚前給付結婚照彩禮錢的現象在我國還相當盛行,已經形成了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
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但當時在1934年4月8日中央蘇區頒行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中,已有了廢除聘金、聘禮及嫁妝的規定。新中國成立后,我國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對婚約和聘禮作出規定,且都規定了禁止買賣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內容。但目前我國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訂婚作為結婚的前置程序,在農村尤盛。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訂婚的彩禮也在不斷提高,小到金銀首飾,大到上萬元的現金、汽車、住房等。一旦雙方最終不能締結婚姻,則彩禮的處置問題往往引發糾紛,訴諸法院的案件也逐漸增多。
古代習慣
1、彩禮、聘禮是男方給女方家人的,女方父母有可能將聘禮加上自己積蓄作為嫁妝給女兒。
2、嫁妝是給新娘子的,屬于新娘子的私人財物,婆家是無權動用和干涉的,如果要動媳婦的嫁妝,必須得到媳婦的同意,而媳婦如果不同意也是正當的。在古代,侵占媳婦的嫁妝是很惡劣的行為,對名聲很不利。
3、女人去世后,她的嫁妝只能由親生子女繼承,如果沒有子女,則要由娘家后人繼承。中國女子實際上有一定的繼承權,而對娘家財產的繼承就是通過嫁妝來體現,所以如果她沒有后人要返還給娘家,夫家其他人是不得占用的。
4、如果女人被休離或者離開夫家,嫁妝自己帶走,沒有分割一說。
5、古代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媳婦還是會因為軟弱被婆家霸占嫁妝,但這種事情如果有人告或傳出去,婆家是要付出代價的。古代女子通常用嫁妝來補貼家用(小家庭),資助丈夫讀書或經商,養育并傳承給孩子,也有特別賢惠的還用自己的嫁妝給丈夫納妾,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對于你提出的“婚前用聘禮買的嫁妝,離婚后如何處理”問題,聘禮,嫁妝這些引發的糾紛是很多的,不過這個聘禮和彩金都是屬于個人的財產,在結婚后就完成了整個程序了,要是婚姻沒有結成的是要進行返還的。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能按遺矚算嗎
2020-12-15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如何確定保險價值
2020-12-24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