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離婚案中的“無過錯方”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由于一些情形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這條文中的“無過錯方”該怎樣理解呢?下面請看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于對“無過錯方”的理解。
無過錯方是指婚姻關系中,相對于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重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行為婚姻一方的另一方配偶,且該方無以上行為。
新《婚姻法》規定有過錯方須為自己的重大過錯行為在支付離婚代價的同時還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項新規定符合法律的激勵功能,有利于矯正人們的行為,并對具體社會行為加以調控,同時有利于在新形式下保護當事人,特別是婦女的合法權益,更有利于進一步維護每一個婚姻家庭關系的穩定及社會的整體穩定。新《婚姻法》增補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也是對無過錯離婚原則的一種補救措施,以平衡因離婚而造成的利益失衡和不公平,體現法律的公正與正義。但是不容否認,相關的法律制度人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規范。
具體而言,比如:
(1)在離婚訴訟中因對方重婚導致離婚而產生的損害賠償責任中,賠償權利主體是無過錯的受害配偶,義務主體只能是有重婚行為的對方配偶,卻并未對與對方配偶重婚的相婚者(主觀亦有過錯的,存惡意的)承擔何種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作具體規定,這又是法律的不盡完善之處,有待在今后立法過程中加以探討、健全。
(2)就離婚損害責任的要件是否構成要件,在法律上還應具體地加以規范利用,首先是婚姻關系中過錯方的違法行為與夫妻感情導致破裂之間應具有因果關系,即從本質上講,違法行為是導致婚姻破裂的緣由,如果夫妻間感情并未破裂,即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決斷地判定有過錯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次,離婚訴訟中精神損害請求權人基于無過錯(即無任何對等過錯行為)的前提下才能有權提出索賠請求,反之,則不能支持其訴訟請求中的關于精神損害賠償一項。
最后,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進程與執法環境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離婚訴訟糾紛中關于無過錯方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案例勢必將不斷增多,這也迫切要求有關立法部門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成果,不斷鞏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相關法律更加規范,更加成熟,也是法律真正成為懲治惡者,維護善者,主持正義與公道的最后一道社會屏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土地流轉給個人可以嗎
2021-01-02住改非遇拆遷是按照商鋪補償嗎
2021-01-21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