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二節監護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
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知識:確定監護權要考慮哪些因素
(1)行使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離婚父母一方,必須就其個人品格、能力、職業狀況及其與子女間關系而言,能較好地照顧子女(尤其對年幼子女最好能親自照顧),促其身心健康發展。對物質條件與精神支持而言,更應強調對子女在心靈上、精神上的支持。
(2)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監護權行使的決定能使子女目前以及未來的教育、發展獲得一致性。因此,在父母雙方均與子女有良好關系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迄今為止大都與父母何方共同生活。
(3)兼顧考慮子女的意愿及子女的年齡、性別。必須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子女的意愿往往因其年齡及動機而有所不同,并且如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意愿有強烈的影響時,法院應對子女的意愿加以檢驗。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人失蹤該怎么處理
2020-11-09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7拆遷安置房有房產證不滿五年可以交易嗎
2020-12-13增加安置住房面積如何交款
2021-01-21律師必須知道的在進行辦理集體拆遷和集體征地的案件時應該注意的幾項事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