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會指定監護人程序是如何的
一、居委會指定監護人程序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二、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意見>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三、指定監護的形式
根據《民通意見》第十七條的規定,“有關組織指定監護人既可以書面形式通知,又可以口頭形式通知被指定人,而無須同時通知其他當事人或其它有關組織。”這是因為:
1、根據《意見》第十九條的規定,只有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才有提起訴訟的權利,而其他當事人沒有這種權利;
2、有關組織之間都是并列關系,某一組織無須經過其他有關組織的同意,也不需要經過協商,便能作出指定的決定。這就決定了指定監護人的形式只需某一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的原則予以指定,并書面或者口頭通知被指定人即可(在實踐中還是以書面通知為妥)。
民法通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到被指定人,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不服指定的,可在接到指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被指定人未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通過上面的了解,相信大家對于居委會指定監護人程序能夠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夠知道指定監護遵循著以被監護人為中心的原則,對于指定監護的形式也能夠有一定的認識。當你們遇到這類法律知識,大家可以通過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期限
2021-01-09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公司咨詢律師費一般是多少
2021-01-20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土地承包的的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9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0-11-09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