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監護人與事實監護人是什么意思
一、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法律術語。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法定監護人就是具有監護責任的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二、事實監護人
其實就我國民法上來說,是不存在事實監護人這一法律詞條的。雖然我國《民法通則》有關于監護人詳細法定順序,但由于個體實際情況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法定的監護人往往不是兒童或者精神病人事實上的監護人,那么顧名思義,這里的事實監護人就是指生活中實際上對兒童或者精神病人進行監護職責的人。
三、法定監護人和事實監護人的關系
事實監護人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變更監護權,從而成為法定監護人。
監護權的變更的前提有三種情況:一是現有的監護人喪失了監護能力。二是監護人不履行監護權,即監護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監護的職責三是由于失去監護人;并且監護權的變更需要由孩子生父母,長期撫養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須是與孩子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提起變更孩子監護人的訴訟請求;最后由法院根據具體情形,從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長的原則出發,做出變更孩子監護人的判決。
由此可見,法定監護人和事實監護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從事實監護人實現向法定監護人得轉換是十分繁瑣且困難的,如果您有相關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解答,請您聯系我們律霸網網站的專業律師。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法定監護人與事實監護人是什么意思”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員會辦了錯案怎么申訴
2021-02-16勞務派遣發生欠薪如何處理
2021-03-10收購公司協議主體是個人嗎
2021-03-06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指定住所監視居住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6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