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行使的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根據我國司法解釋,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即監護的內容主要包括對被監護人的人身監護(保護、照顧和管教)、財產監護(管理、保護)以及代理被監護人的權利。(注: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11月20日)第10條。)如果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限定為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關系實際就是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關系。親權是父母基于其特定身份對未成年子女特有的權利和義務(英美法系國家則對此稱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從現代國外立法看,親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人身上的監護(保護教養權、住所決定權、監督權、子女返還請求權等);(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財產上的監護(子女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及為管理上所必要的處分權);(3)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權利。(注:參見《德國民法典》第1626、1629、1631、1640-1949條。)必須指出,親權不包括親權人與未成年子女間的扶養與繼承的權利義務。因此,如果父母因分居或離婚,一方停止行使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并不意味其停止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繼承的權利義務。我國《婚姻法》雖未明文直接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或親權的概念,但該法第15條和第17條關于父母有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的規定,實際上屬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的內容,它是專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的。在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問題上,父母的權利義務是平等的。然而如果父母離婚,子女不能同時與父母共同生活,父母將面臨依據什么原則決定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行使問題。
關于離婚后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的行使原則,從現代國外立法看,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1-03-19被否認合同拒絕賠償實業公司該怎么辦
2021-01-22發起驅逐出境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0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離婚后一方過度糾纏一方怎么辦
2021-01-24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自書遺囑與代書遺囑的有效要件
2021-02-03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