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小孩六個月一般會判給哪方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根據《婚姻法》第36條并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對于離婚訴訟中子女撫養的問題,可以歸納如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的撫養問題。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都處在哺乳期,一般隨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①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②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③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2)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①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②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③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④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3)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4)父母雙方對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爭奪撫養權要什么證據
孩子撫養權,目前離婚案件基本上都是爭奪孩子撫養權,最大的原則就是要兒童利益最大化,無論是我國婚姻法,還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兒童權益公約,都體現了這個理念和原則。
關于孩子撫養權的案件,法院審判原則有三個:
1、兩周歲以下的孩子歸母親,除非母親根本沒有任何的能力,而且她也表示不要,這兩點都要具備。
2、兩周歲到十周歲孩子的撫養權,要看父母哪一方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條件。
3、十周歲以上孩子的撫養權,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涉及到孩子撫養權的證據形式:
1、工作收入證明;
2、住房證明;
3、孩子戶籍上學證明;
4、照片、錄音、錄像:反映孩子跟父母哪一方關系更好;
5、父母的品行或身體疾病的證明。
證據取得方式:通過單位、學校、居委會、醫院等相關方面。
夫妻離婚的時候有小孩撫養權的糾紛是正常,如雙方都處理不了糾紛的時候建議要及時通過法律武器來進行解決。對于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上面的爭奪有意見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食指一節截止了怎么賠償
2021-01-31破壞軍婚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2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