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兩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對于上述情形,在理論上稱為絕對優先直接撫養條件,即父母一方所具有的優先直接撫養的條件。誰具有優先直接撫養條件,誰就有優先直接撫養權。父母一方享有絕對直接撫養權,即可據此確定子女由其直接撫養。但是,如果父母雙方都有上述絕對優先條件,如父方做了絕育手術,已經喪失生育能力,但其長期在外經商,子女長期隨母生活,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從而發生父母雙方絕對優先直接撫養條件的沖突,此時,就應考慮相對優先直接撫養的條件。
優先直接撫養的相對條件
父方與母方直接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這種情形,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條件作為父母優先直接撫養子女的條件考慮,屬于相對優先直接撫養條件,其與絕對優先直接撫養條件不同,只在父方母方直接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且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時適用。
子女的意見
父母雙方對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10周歲以上的子女,已具備一定識別能力,對由誰直接撫養自己更為有利,已能做出一定判斷。尊重他們的意愿,由其自己做出選擇,往往更利于其健康成長。因此,隨父還是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當征求并考慮他們的意見。考慮其意見,并非一定接受其意見。因為,其畢竟是限制行為能力人,認識判斷能力有限,通常只能看到事情的表面,無法透徹事情的本質,如果根據父方或母方的直接撫養條件,子女的選擇明顯對其健康成長不利時,就不能一味地從其選擇。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針整容瞬間失明,整形失敗如何索賠
2020-12-28污染環境罪罰多少錢
2021-03-12軍人離婚要部隊領導批準嗎
2020-12-14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