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申請可以中斷訴訟時效嗎?
申請執行算訴訟時效中斷,申請執行期間適用時效制度后,債權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能否中斷時效,就成為實踐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目前法律關于時效中斷的規定,主要是《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該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
二、哪些情形下會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1、如果權利人在訴訟期間內通過一定方式向義務人主張權利,并且可以確定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被義務人所知悉,比如郵寄文件后有回執單、發出通知后有對方簽字蓋章的回執文書或者在國省級媒體發出公告等,此時即可視為訴訟時效期間中斷。
2、在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主張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或者義務人主動要求履行義務的,如提供債務擔保、向權利人提交還款計劃、請求延期履行等行為,那么,訴訟時效期間就會在義務人同意履行債務或主動要求履行債務時重新起算。
3、如果經權利人要求,義務人不同意履行或仍不履行時,之后權利人決定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那么,當權利人提交起訴狀之時,即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但是如果后來撤訴或者撤回仲裁的,不能發生中斷訴訟時效的效果,因為受一事不再理的要求,為了保障公民訴訟權利,撤訴或撤回仲裁從法律效力上視為未起訴或未申請仲裁。
4、如果權利人沒有采取起訴或申請仲裁的方式,而是選擇其他類似方式,比如向法院申請支付令要求借款人立即還款、申請宣告義務人死亡、申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向公安機關就侵權事項提出控告等,由于法律認同權利人以此類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因此也可以中斷訴訟時效。
5、在權利人通過起訴或申請仲裁,獲得勝訴的生效判決后,原則上來講,可以說權利人的利益此時已經被國家公權力認可和保障,但是此時如果義務人超期仍未履行義務,權利人仍需進一步行使權利,即申請執行。由于訴訟時效的范圍包含主張權利的期間和申請執行的期間,因此在主張的權利獲得認可后,還需要在特定期間內申請法院執行,一般來講申請執行的時間為兩年。
綜合上面所說的,訴訟時效中斷,就意味著這個時效會全部的重新計算,而對于在執行申請的時候就需要有合法的證明材料,對于案件中斷的事由有很多種類型,對于當事人在處理的時候就要針對于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提交,這樣才能得到法院的受理。
民事訴訟時效中斷有什么條件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交通事故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2-2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