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院開庭時間已確定的,可以調解。法院在開庭前、開庭中、開庭后,都可以進行調解。
2、如果是民事案件,調解是貫穿始終的。正常的程序是判決前調解,現在是司法為民,任何時候都調解,甚至在立案的時候有個訴訟調解中心,先調解,不成再立案的。
3、新《民事訴訟法》增加了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明文規定了對適宜調解的民事訴訟案件,在訴訟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先行調解程序,強調了民事訴訟調解在民事訴訟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立足化解矛盾在基層,體現了圍繞黨委政府和諧社會中心工作大局的司法工作理念。
法院開庭流程具體如下:
(1)準備開庭
書記員查明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書記員宣布法庭紀律;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以及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口頭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2)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結束前,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應當就法庭調查認定的事實和當事人爭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別尋問當事人、第三人、訴訟代理人是否還有意作最后陳述。
(3)法庭辯論
雙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辯論,審判長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見。
(4)評議
法庭辯論結束后,審判長宣布休庭,進入評議時進行評議,實行少數服從數的原則,評議的情況應當如實制作筆錄。評議筆錄不準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查閱、復制。
評議畢,審判長宣布繼續開庭,當庭公開宣布判決結果,10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要告知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上訴期限、上訴法院。
案件在辦理時,應該按照法律規定,對案件的證據和訴訟書進行遞交。我國的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應對案件進行調查,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的可以立案進行辦理和審理,對雙方進行調解,協商案件的處理,協商成功的不再開庭進行受理。
法院立案前司法調解要多少天
仲裁調解書與仲裁裁決書的不同點有哪些?
行政賠償案件不適用調解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協議約定有效,應當承擔支付退伙人投資款和利潤責任
2021-03-21雇傭童工該如何
2021-03-15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公租房拆遷中,被拆遷人如何安置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