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四條規定: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五條規定: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于兩種繼承人在分配遺產的時候可以多分:
(1)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
不屬于繼承人的人也可以分到遺產,包括兩種人:
(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2)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
什么是遺囑公證
遺囑公證是公證處按照法定程序證明遺囑人設立遺囑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需要遺囑人向公證機構提出申請,并在公證員面前做出在自己去世后如何處理財產的真實意思表示,經公證證明予以合法性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的規定,遺囑的形式有如下五種:
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和公證遺囑。
當您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公證遺囑的效力優先于其他形式的遺囑,且不易發生遺囑無效的情形,能更好地體現立遺囑人真實的意愿。
一般情況下遺囑訂立后,立遺囑人可以隨時變更、撤銷或重新設立遺囑。但經過公證的遺囑,必須經過公證程序才可變更、撤銷或重新設立。因此建議慎重考慮自己的遺囑意愿,盡量減少公證遺囑的更改,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童工協議合法嗎,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11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