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回重審后還能上訴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案件上訴,若該案件在重審發回之前,原審是第一審的,應按一審程序審理,重審后作出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原審是第二審的,重審發回后應按第二審程序審理,重審作出的判決或裁定不能上訴,但可以依法申訴。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果一審原告敗訴,后原告上訴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發回重審,重審后原告仍然敗訴,原告如果要進行上訴,依法應當準許,中級法院必須受理。
二、二審和發回重審的區別
1、程序發生的主體和原因不同
重審是指二審法院發現原審判決事實不清或者違反法律程序,做出撤銷原判決的裁定后,指令其他下級法院,或者指令原審法院另行組織合議庭,進行重新審理。
第二審程序是因為當事人不服一審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開始,即第二審程序的發生,是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
2、審理法院不同
重審的決定權屬于二審法院;
二審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
3、審結期限不同
根據《民事訴訟法》中關于審判的規定: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發回重審的案件審理期限也應該按照第一審的期限計算。一般在六個月內審結。發回重新審理的,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按照一審規定,如果是第二審案件,按二審有關規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在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如有特殊情況,在3個月內不能結案,需要延長審結期限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審限。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對裁定的上訴案件的審結期限,不能延長。
4、審理的對象不同
重審適用一審普通程序,做出的判決為一審判決。
第二審程序是當事人因不服一審未生效裁判,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而發生,所以二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一審裁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二審法院將案件發回重審,往往是因為原審中認定的基本事實不清楚,當然也有可能是原審存在嚴重程序違法的情況。但要是對事實認定錯誤的話,這種情況下并不能發回重審。至于被發回重審的案件還能不能上訴,在不同的訴訟程序中,其實有關訴訟法里面作出的規定不同。
民事訴訟中發回重審期限是多久
發回重審對法官的影響有哪些?
民事訴訟發回重審可以調解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15出國簽證辦理流程
2020-12-17行政訴訟起訴狀范本怎么寫
2020-12-04農村房屋土地使用證沒有該怎么辦理
2021-01-22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什么情況成立累犯
2020-12-18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