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回避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民事案件回避的相關規定是指出有以下幾種人需要回避: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民事訴訟法關于回避的規定
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在當代社會民事類型的案件,它是存在著回避制度的,因為在一些具體的審判過程當中,可能雙方的關系比較親近,就會影響到了審判的公正性,所以此時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來申請回避,具體的回避申請是否能夠成立的話,還需要看法院判決。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公證員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幾種
提出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后多久做出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樣本)
2020-12-08工商幾種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30法律意見書的注意事項
2020-11-08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