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對于打架方面是有相關的處罰的,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打架其實是有很多的認定情況的,不同的情況的處罰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其中就有聚眾持械斗毆,聚眾持械斗毆認定的標準首先肯定是有很多人持械進行斗毆。那么聚眾持械斗毆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在聚眾斗毆罪中規定了四種加重情節,但是實踐中對持械聚眾斗毆的把握判斷五花八門,莫衷一是,造成了大量的案件同案不同判,嚴重影響了法律的統一適用。
應該說,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但與我國沒有中央層面的司法解釋與規范性文件有很大關系,我國在最高司法機關層面僅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中對聚眾斗毆罪的量刑提出了簡單的指導意見,沒有關于聚眾斗毆罪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任何相關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在這個問題上除了前述立案追訴標準外,也無相關規范性文件,對“持械”的認定沒有任何幫助。
一、理論觀點
對于何為“持械聚眾斗毆”,周道鸞、張軍主編的《刑法罪名精釋(第四版)》認為,“主要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使用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進行斗毆”的情形。這是司法實踐中最權威的觀點。該觀點強調,一是必須實際使用,二是限于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至于是為什么限于以上器械,有沒有相關的判斷標準,則沒有給出理由。至于是事先準備的,還是現場隨手拾取的,則沒有提及。
馬克昌主編的《百罪通論》雖未對“械”作出明確界定,但明確提出“行為人在聚眾斗毆過程中從對方手中奪得器械而使用或者在斗毆的現場隨手找到器械而使用,都不能認定為持械,因為這里行為人缺乏持械斗毆的故意。”這一點有別于《刑法分則實務研究》的觀點。
二、地方層面指導意見
在地方層面,江浙滬三地都出臺了本地區有關聚眾斗毆的指導意見。
上海市的意見認為,“持械”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使用器械或者為斗毆攜帶器械但實際未使用的情形。這里的“器械”是指各種槍支、刀具、棍棒、磚塊等足以致人傷亡的工具。該情形包括事先準備器械并持器械參與斗毆,也包括在實施過程中臨時獲得器械并持器械進行斗毆。參與預謀持械聚眾斗毆,或者明知本方人員為斗毆而持械,即使本人未使用或攜帶器械,構成本罪的,也均應以持械斗毆認定。
江蘇省的意見認為,“械”是指各種槍支、治安管制器具、棍棒等足以致人傷亡的工具。對于持磚塊、酒瓶類一般工具進行斗毆的,要結合所持一般工具在斗毆中的使用情況及造成的后果等情節,認定是否為“械”。 “持械”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直接使用器械斗毆,或者在斗毆中攜帶并且顯示但實際未使用的情形。持械既包括事先準備器械并在斗毆中使用,也包括在實施斗毆過程中臨時就地取材獲得器械并使用。對于奪取對方所持器械并使用的,以持械聚眾斗毆論處。參與預謀持械聚眾斗毆,或者明知本方人員為斗毆而攜帶器械,即使本人未攜帶和使用器械,構成共同犯罪的,也均以持械聚眾斗毆論處。對于預謀持械聚眾斗毆但沒有將器械帶到斗毆現場或對本方人員為斗毆而攜帶器械進行積極阻止的,可不以持械聚眾斗毆論處。
浙江省則回避了對“械”的界定。而江蘇省2000年10月11日出臺的《關于辦理聚眾斗毆等幾類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討論紀要》則明確了“械”的“足以致人死亡”的標準,更加合理。
通過對比發現,上海、江蘇兩地都對“械”的界定采取不完全列舉法,都將“足以致人傷亡”作為判斷標準。但對于“持械”的認定,兩地的意見既包括實際使用,也包括實際攜帶而未使用的情形;既包括事先準備并攜帶至現場,也包括臨時從現場取得的情形,甚至江蘇省走的更遠,把奪取對方所持器械并使用的都包括在內。
對于聚眾持械的認定條件我們國家是有著明確的規定的,對于這個方面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持械的械上面是有爭議的,對于械的正確解讀是很重要的。其實棍棒刀具都是算是持械斗毆的,對于這一方面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遠遠不止這些。
怎么才能認定聚眾斗毆罪犯罪未遂?
最高檢公安部聚眾斗毆罪追訴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土地流轉拍賣須合法嗎
2020-12-12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評估報告可以拒絕接收嗎,會不會影響房屋補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