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民訴法第33條規定,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被繼承人生前可能有不同的住所,比如一個是戶籍所在地,一個是經常居住地;其財產也可能置于不同的地方,比如房產在上海,存款在北京,家具、電器等日常用品在天津。為了便于確定繼承開始的時間、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生前的關系、遺產的范圍和分配等問題,使繼承遺產的糾紛得到正確解決,民事訴訟法規定,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專屬管轄。也就是說,被繼承人有兩個以上住所的,在哪個住所內死亡,該住所地的法院對繼承糾紛有管轄權。主要遺產所在地,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比如,主要是對存款的繼承發生糾紛,存款地應為主要遺產地,存款在不同的地方的,數量最多的存款地為主要遺產所在地;如果是對家具、家用電器等動產繼承發生糾紛,這些財產的相對集中的放置地為主要遺產地。當事人應當在對繼承糾紛有管轄權的法院之間選擇其中一個法院起訴。有時,主要遺產地不好確定,可以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的住所地法院起訴。根據民事訴訟法關于專屬管轄的規定,如果繼承糾紛涉及的是房屋等不動產,只能在不動產所在地法院提起繼承的訴訟。
在繼承開始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繼承人都能同時參加遺產繼承,而是依法律規定,有先有后,而是分兩個順序。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得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喪偶的兒媳對公婆和喪偶的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法定繼承人包括哪些?
1、配偶。夫妻關系自辦理婚姻登記之日起成立。對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已形成“事實婚姻”的人相應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必要時由人民法院判決認定。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繼子女。尚未出生的胎兒(遺腹子),在遺產分割是應當為其保留繼承份額;出嫁的女兒有同等的繼承權3、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繼父母。
4、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兄弟姐妹、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5、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秘密的網絡保密方法有哪些
2021-03-25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中止探望權的管轄是怎樣的
2021-03-25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民宅拆遷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