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可以作為解除合同的理由嗎
答案顯然是不合理的。
現在的企業,經常會以業務考核來確定是否留用員工的標準,并且在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中對于員工采取“末位淘汰制度”,認為只要考核不過關、或“考核排名末位”,企業有權解除合同。
然而,企業以“末位淘汰制度”作為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往往會遭遇仲裁糾紛并且以敗訴告終。因為“排名末位”并不等于“不能勝任工作”。
其實,作為勞動關系管理以及績效考核的制度,“末位考核制”本身不違法,但不應該武斷作為“不能勝任工作”的依據。
“末位淘汰制”,是“將工作業績末尾的員工淘汰掉”。企業主應用“末位淘汰”主要實現三種目的:1、調整工作崗位;2、合同到期不續簽;3、公司提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但這三種目的都不一定合法。我們可以具體一一道來:
第1種目的:用人單位將末位淘汰考核制度,作為證明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的依據,據此來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
司法實踐中,如果用人單位要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通常需要舉證調整員工不能勝任起工作崗位。用人單位提出的“末位淘汰”記錄,就是證明員工是否勝任、是否有必要調崗的依據了。
這樣運用“末位淘汰制”是合法的
第2種目的:以“末位淘汰”考量和決定合同到期不續簽,這是合法的。
合同到期,如果公司不與員工續簽勞動合同,除了某些法定順延情形及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一半不會被法律否定。對于員工末位淘汰記錄,可以作為是否續簽、是否符合工作崗位的考核、是否繼續錄用的依據。
所以這種運用淘汰制也是合法的。
第3種目的:以“末位淘汰”為由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違法無效
《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動合同的解除有明確規定,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都是法律事先明確界定的。未經協商一致,用人單位不能隨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單位以員工在績效考核中處于末位作為解除合同,是違反法律規定,屬于無效行為。因為(1)末位淘汰不等于不勝任工作。(2)依據現行法律規定,末位排名及考核不合格都不能成為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哪怕員工不能勝任工作,根據《勞動合同法》40條規定,也需要給員工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只有在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因此,在實踐中,單位不要以排名末位提前和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即便將“末位淘汰”列入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由于“末位淘汰”本身違反勞動合同,因而末位淘汰制度是違法無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有什么規定
2021-01-07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涉外離婚判決書可公告送達嗎
2021-02-15經典涉外婚姻案例
2021-02-09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