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偷稅漏稅處罰是怎么樣的?
第六十三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偷稅與漏稅的主要區別有三個方面:
1、主觀方面不同。偷稅是出于故意,而漏稅是過失行為。偷稅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國家稅收損失,而積極希望或追求這一危害結果。漏稅的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卻設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偷稅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稅行為人主觀上則不具有這一目的。
2、客觀方面不同。偷稅是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欺騙、隱瞞手段來不繳或少繳稅款,而漏稅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為或不作為。漏稅與偷稅的轉化。漏稅行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成為偷稅。
3、法律后果不同。偷稅達到法定結果即構成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而漏稅是一種違法行為,行為人只須補繳稅款并交納滯納金。
《稅收征管法》第52條第2款也規定:“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末繳或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延長到五年。”其中的“失誤”包含了無意造成的未繳或少繳稅款的種種情況,實質上就是漏稅。
綜合上面所說的,偷稅漏稅對于一個公司來說是堅決不允許的,特別是針對于國家的單位,一定要嚴格的遵守法律的規定,不然的話就一定會受到法律的處罰,而且處罰的標準就會根據偷稅漏稅的金額大小來進行處理,所以,遵守規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事情。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監事屬于董事會成員嗎
2021-01-05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小產權房的拆遷補償會比大產權房低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