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經濟犯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根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及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對逃稅罪的處罰方式如下:
1、對自然人犯罪的處罰: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2、對單位犯罪的處罰:
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零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偷稅罪漏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偷稅的。
三、偷稅與漏稅的區別是什么
1、主觀方面不同。
偷稅是出于故意,而漏稅是過失行為。偷稅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國家稅收損失,而積極希望或追求這一危害結果。
漏稅的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卻設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偷稅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稅行為人主觀上則不具有這一目的。
2、客觀方面不同。
偷稅是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欺騙、隱瞞手段來不繳或少繳稅款,而漏稅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為或不作為。在客觀上區分二者,應注意:凡是沒有采取法定手段偷逃應納稅款的,一律不能認定為偷稅;即使采取了法定手段未繳或少繳稅款,也不能一概認定為偷稅,還要注意從主觀上進行甄別。因為主觀上的區別才是偷稅與漏稅的本質區別。
對于偷稅漏稅的立案標準一般是偷稅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并且納稅的數額稅種的納稅額度的百分之十那么這個時候就應該進行立案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未達到上述標準但是因為偷稅已經接受了行政處罰單又偷稅了還需要立案處理。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約定不得轉租可以分租嗎,轉租的條件
2021-01-25哪些合同可以單方解除
2020-12-31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綿陽居民保險報銷比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