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偷稅漏稅的規定有哪些
如果是初次,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繳納了稅款和滯納金以及罰款,則不會受到刑事責任追究。
如果五年內兩次以上因逃避繳納稅款受到行政處罰,則本次的逃避繳納稅款行為,光補稅罰款是不行的,稅務機關應當經縣以上稅務局長批準,將案件移交當地公安機關,偵查完畢,檢察院提起公訴,最后法院判決。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偷稅的行為不僅違反有關的規定,還會導致自己的權益維護出現較大的法律空缺,所以自己需要注意其中的規定,這樣自己的利益保障才會具有實際意義,如果自己不能按時進行稅費的繳納,就會受到有關部門的處罰,因此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多加注意。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高空拋物危害他人健康怎么認定
2020-11-30《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作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2-15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