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執行前置條件有哪些
(1)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也沒有履行行政決定;
(2)已經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
(3)申請執行的時間在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十日后且在自當事人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期限結束之日起三個月內。
二、行政強制執行中止的情形
以下幾種情況,法院應當自行或依當事人申請裁定中止執行:
1、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2、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立法規定與司法解釋規定的中止執行的情形: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6、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7、執行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8、一方當事人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9、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第2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0、涉外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被執行人申辯有《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第1款規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1、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執行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或上級法院提審裁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我國行政強制執行實行由行政機關和法院共享強制執行權的模式,二者各自的權限涉及行政強制執行的運行。行政強制法對此前行政機關和法院各自的強制執行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規定“法律沒有規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的,作出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法實施細則內容有哪些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公司上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0-12-27加盟合同欺詐合同可撤銷
2021-02-19父母去世留有沒有遺囑的房產怎么繼承
2021-02-05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