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是哪些
《行政訴訟法》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提起訴訟應符合下列條件:(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期限應當是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說到提起行政訴訟,簡而言之也就是民告官。此時的被告一方往往是行政機關或其工作人員。但要注意,在行政訴訟中,要求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是依職務作出了具體的行政行為,導致行政相對人部分或者認為侵犯了合法權益的,那么才能提起行政訴訟。若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僅僅是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其配偶要與之離婚,這種情況下還是按照規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法關于撤訴后有何條件
行政訴訟法院不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訴訟時效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貸逾期被仲裁怎么辦
2020-12-28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黑龍江殘保金的計算方式
2021-02-09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