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資格是投資人取得和行使股東權利并承擔股東義務的基礎。不少人設立公司或者參與設立,或者受讓公司股份,或者取得技術股、贈與股等,但是在行使股東權益時卻遇到障礙,在很多情況下就需要對股權作出確認,也就是要確認其在公司的股東身份。
依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確認,涉及實際出資數額、股權轉讓合同、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等。確認股東資格應當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具體案件中對事實證據的審查認定,應當根據當事人具體實施民事行為的真實意思表示,選擇確認股東資格的標準。
有些公司創始人由于種種原因,雖然出資創辦了企業,卻不是以本人名義,而是用親友、同學或者其他人的名義進行。實務中,隱名股東的情況大量存在,一般是指一方(下稱實質股東)實際認購出資,但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或其他工商登記材料記載的投資人卻為他人(下稱名義股東),由實質股東與名義股東簽訂協議約定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現象。
對于隱名股東的法律地位,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處理。首先,如果實質股東與名義股東簽訂的協議是為了規避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如實質股東不能投資公司,為了規避該強制性規定而讓名義股東作為投資人成立公司,這類協議肯定會認定為無效,實質股東不會享有股東權利,公司也會面臨一系列股份變更、減資、退股等法律問題。
其次,如果隱名股東并未違反強制性法律規定,而且實質股東只是出于某些原因讓名義股東出資,但公司絕大多數股東知道這種情況,應認定為實質股東具有股權,但應辦理股東名冊變更登記。
隱名股東(實質股東)如想顯名或確認股東資格,必須先到人民法院確認,并且在認定過程中隱名股東必須有共同設立公司或通過受讓取得公司股權的相應意思表示。如果隱名關系的雙方僅為資金往來關系,提供資金一方并沒有成立公司或實際取得股權的意思,那么雙方關系的實質應為借款關系,提供資金一方并不能取得公司的股東身份。
其次,隱名股東身份的確認需有其他股東認可其股東身份的意思表示。基于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如果其他股東并不知道隱名股東的存在,也不同意與其存在共同投資關系,該隱名股東不能被顯名確認為公司股東。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隱名股東的訴訟地位的相關信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債務未償還抵押合同能否解除
2020-12-17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哪些
2020-12-10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關于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