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超越經營范圍如何處理
原則上,公司應當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超越經營范圍可能涉及到相應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承擔。
1、民事責任方面,從目前的實踐來看,為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公司超越一般經營范圍所為的行為原則上是受法律保護的,并非一律無效,一般只有在公司超越經營范圍所為的行為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情況下才會認定為無效。
2、行政責任方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條第四款的規定,對超越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需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二、超越經營范圍簽訂合同效力
對于企業法人超出經營范圍所簽訂的合同的效力問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除外。”也就是說,只要不違反限制經營等,企業法人超越經營范圍簽訂的合同均為有效合同,此點充分體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上述所謂限制經營,即體現為國家產業的規制;所謂特許經營,即國家宏觀經濟和整體社會利益的經營活動,如煙草專賣、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藥品等;所謂禁止經營,是指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根據有關苬,企業法人需要在已經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相關經營活動,也就是不允許擅自超越經營范圍,開展一些業務之外的經營活動。而實踐中,要是公司超越經營范圍從事了一些違法活動的話,那么按照規定需要給予相應的處罰。除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公司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包括哪些
經營范圍變更股東會決議有必要嗎
分公司經營范圍變更需要什么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失業保險金領取流程是什么
2021-03-21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