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東在公司代繳保險賬務處理可以嗎?
可以,公司的法人和股東交不交社保要看在不在企業就職,如果是企業的員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話就需要繳納。如果是作為高管人員的話,這種情況下交不交保險看法人及股東的態度,可以交也可以不交。但是,如果法人不在公司領取工資,在其他地方買了社保,就不需要在公司辦理社保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二、按不同的標準,公司股東可以分類如下:
1、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
以出資的實際情況與登記記載是否一致,我們把公司股東分為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隱名股東是指雖然實際出資認繳、認購公司出資額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等材料中卻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隱名股東又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出資人。顯名股東是指正常狀態下,出資情況與登記狀態一致的股東。有時也指不實際出資,但接受隱名股東的委托,為隱名股東的利益,在工商部門登記為股東的受托人。
2、個人股東和機構股東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3、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
以獲得股東資格時間和條件等來分,可分為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創始股東是指為組織、設立公司、簽署設立協議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認繳出資,并對公司設立承擔相應責任的人。創始股東也叫原始股東。一般股東指因出資、繼承、接受贈與而取得公司出資或者股權,并因而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的人。
4、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
以股東持股的數量與影響力來分,可分為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又分絕對控股股東與相對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占有限責任資本總額50%或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另外,公司股東還可以分為大股東和小股東,當然,這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股東在公司內部任職的情況下,那么股東本身就是作為公司的員工,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購買相關的保險以及社保,所以在賬務上進行處理是合法的,具體情況應當由單位的財務部門辦理。
股東變更需要多久
股東死亡后,股東資格的繼承問題
股東出資不實,其他股東要承擔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案例
2021-02-16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32020年各地拆遷補償政策在哪里能查看
2020-12-22離婚時拆遷補償款要怎么進行分割
2021-01-24國家房屋征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