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法人年齡限制范圍?哪些人不能當法人?
年齡限制是必須年滿18周歲,必須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作為依法律規定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自然人, 法定代表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 綜合我 國現行有關法定代表人任職的規定, 其一般應具備的條件有:
⑴必須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⑵必須是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法人組織內部成員;
⑶必須是從事法人業 務活動的人;
⑷必須是執行機構的主要負責人;
⑸必須經法律和法人組織章程規定的程序產 生并依法登記注冊。但是,已經擔任他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者,原則上不得再擔任法人的法定 代表人。
根據我國法律的具體規定,對于不同類型的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資格還有一些特殊的限制,現分述如下:
1.對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資格?!豆痉ā返?57 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
㈠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㈡因犯有貪污、賄賂、侵占財產、挪用財產罪或者 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 期滿未逾五年;
㈢擔任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并對該公 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㈣擔任因 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并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 銷營業執照起未逾三年;
㈤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該法第 58 條同時規定: “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 ”由于法定代表人必須是公司的董事長, 所以,我們認為,本規定雖然僅僅涉及董事等人的任職資格條件,但法定代表人的任職資格 條件顯然也包括本規定所禁止的事項。
2.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的任職限制。《企業法人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第 4 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法 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準登記:
㈠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㈡正 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
㈢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㈣因犯有貪污賄賂罪、侵犯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 逾五年的;因犯有其他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 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
㈤擔任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經理,并對該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的;
㈥擔任 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并對該企業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 自該企業 被吊銷營業執照起未逾三年的;
㈦個人負債數額較大,到期未清償的;
㈧有法律和國務院規 定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的。 ”
當今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年輕人懷揣著遠大的志向和他們的夢想,投入到經濟時代的浪潮中去。于是乎下海創業經商開公司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開公司都必須有法人,法人對公司來說也是先行的必要職務,提醒準備開辦公司的朋友們多多關注相關法律條款。
公司法人財務監事的法律上規定的職責是怎樣的?
公司欠條是不是法人簽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以來,做事沉穩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業務,也包括公司合規業務、風險投資和企業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商標轉讓權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5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