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央行票據,沖銷,公開市場操作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外經濟聯系的密切程度不斷加深,如何對外匯市場進行有效干預,減輕內外經濟不均衡影響,成為我國貨幣當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央銀行在干預外匯市場的同時,對國內的貨幣供應量會產生影響,因此需要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控制再貸款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來對沖。其中,公開市場操作由于其主動性、微調性和時效性的特點受到各國央行的偏愛。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短期國債規模極小,央行手中持有的國債數額不足,使之難以成為公開市場操作的依托。為沖銷外匯占款,輔之以調節金融體系流動性,央行票據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央行調控貨幣供應量、引導市場利率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將對以央行票據為工具的沖銷干預進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討。
一、我國央行票據貨幣沖銷的現狀分析
(一)當前我國貨幣沖銷壓力較大。2000—2007年的8年間,我國國際收支一直呈現“雙順差”格局,外匯儲備規模不斷增加。外匯儲備增長的直接結果是基礎貨幣的過度投放(見表1),央行面臨的貨幣沖銷壓力不斷增大。
表1的數據分析表明,近年來,外匯占款的平均增長速度超過狹義貨幣供給(M1)增長速度1倍以上。外匯沖銷干預指數2003年為2.68,2004、2005年兩年一直維持在3.74、3.00的高位。根據國際經驗,該指數正常值介于0.5—1.5之間,如果指數超過3.0,則表明央行正承受過高的貨幣沖銷壓力,可能打亂正常的貨幣政策安排。
(二)央行票據發行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公開市場業務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發達的貨幣和債券市場,而沖銷干預只有在一個具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政府債券市場上才能成功開展。由于我國國債市場的規模不大,中央銀行用以操作的國債數量不足以沖銷貨幣供給的增加,因此從2003年開始,中央銀行開始發行央行票據進行沖銷,隨著沖銷壓力的增加,央行票據的發行規模持續擴大。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央行票據63期,發行總額為7226.8億元,年末余額為3376。8億元。而2008年上半年就發行央行票據2.94萬億元,6月末余額已達4.24萬億元。2003-2007年,央行票據的發行總額達到了12.68萬億元,占同期市場債券發行總額的56.63%。央行票據已經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發行量和交易量最大的債權品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房屋贈與的步驟有哪些
2020-12-17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