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戀愛期間承擔了男友劉某的開銷計20萬元。后劉某提出分手,王某要求劉某返還開銷費用。經過協商,劉某自愿將該費用轉為借款并出具了借條,不久劉某反悔,以不存在真實有效借款關系為由拒絕還款,王某訴至法院。法院認為,“劉某出具該借條系本人自愿,且并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遂判決劉某還款。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劉某出具該借條系本人自愿,且并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是對案件事實的認定
B.出具借條是導致王某與劉某產生借款合同法律關系的法律事實之一
C.因王某起訴產生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第二性法律關系
D.本案的裁判是以法律事件的發生為根據作出的
【答案】ABC
【考點】法律關系
【解析】選項A正確。法律關系產生的條件:一是法律規范,二是法律事實。所謂法律事實,就是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或現象。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標準是法律事實,對"是否自愿"以及"是否違反法律強制規定"屬于對案件事實的認定。
選項B正確。出具借條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借款合同法律關系的發生。
選項C正確。基于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對法律關系進行不同分類。按照相關的法律關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可分為第一性法律關系和第二性法律關系。第一性法律關系,是人們之間依法建立的不依賴其他法律關系而獨立存在的或在多向法律關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關系。由此產生的、居于從屬地位的法律關系,就是第二性法律關系。在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中,實體法律關系是第一性法律關系,由此產生程序法律關系(訴訟法律關系)是第二性法律關系。
選項D錯誤。依是否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作標準,可以將法律事實大體上分為兩類,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法律事件是法律規定的、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引起法律關系形成、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法律事件又分為社會事件和自然事件兩種。本案裁判的依據是當事人之間意志自由且不違背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法律行為,而不是法律事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失業保險領取條件及領取期限是什么
2021-01-27寵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賠償責任主體是誰
2021-01-18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第三方支付怎樣界定
2020-11-14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