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兒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時,其父甲、救生員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為犯罪
B.在離婚訴訟期間,丈夫誤認為自己無義務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過失的不作為犯罪
C.甲在火災之際,能救出母親,但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親。如無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構成不作為犯罪
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幾口后將咖啡遞給丙,因擔心罪行敗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導致乙、丙均死亡。甲對乙是作為犯罪,對丙是不作為犯罪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不作為犯罪的本質是具有法定作為義務而不作為,具有法定作為義務的人被稱為保證人。保證人包括兩種:(1)創設了危險的人,(2)沒有創設危險,但具有保護、救助法益的法律義務的人。
選項A正確。基于法律規定或職業等要求,此處的父母和救生員對該兒童均有救助義務,故意不救助的,可成立不作為犯罪。
選項B錯誤。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具有法律性質的義務,能夠履行特定義務而不履行造成危害后果的,即可認定為不作為。至于其主觀上是否認識到作為義務,不影響不作為犯的認定。從認識錯誤的角度看,行為在法律上規定為犯罪而行為人卻誤認為不構成犯罪的,此時按照有罪處理。
選項C正確。判定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首先要看當事人是否有作為的義務,法律規定對近親屬包括母親在內有救助義務,如果近親屬包括母親遇到了危險,在能夠救助的情況下而不去救助,可成立不作為犯罪。
選項D正確。行為人對先前行為引起的法益侵害風險的阻止義務。甲在將咖啡遞給丙時,由依法阻止的義務而不履行,因此,甲對乙是作為犯罪,對丙是不作為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