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國的法的現代化是自發的、自下而上的、漸進變革的過程
B.法律意識是一國法律傳統中相對比較穩定的部分
C.外源型法的現代化進程帶有明顯的工具色彩,一般被要求服務于政治、經濟變革
D.清末修律標志著中國法的現代化在制度層面上的正式啟動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選項C正確。根據法的現代化的動力來源,法的現代化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內發型法的現代化和外源型法的現代化。內發型法的現代化是指由特定社會自身力量產生的法的內部創新。這種現代化是一個自發的、自下而上的、緩慢的、漸進變革的過程。這種類型的法的現代化是在西方文明的特定社會歷史背景中孕育、發展起來的。外源型法的現代化是指在外部環境影響下,社會受外力沖擊,引起思想、政治、經濟領域的變革,最終導致法律文化領域的革新。在這種法的現代化過程中,外來因素是最初的推動力。其特點在于:(1)具有被動性。一般表現為在外部因素的壓力下(或由于外來干涉,或由于殖民統治,或由于經濟上的依附關系),本民族的有識之士希望通過變法以圖民族強盛。(2)具有依附性。這種情況下展開的法的現代化進程,帶有明顯的工具色彩,一般被要求服務于政治、經濟變革。法律改革的“合法性”依據,并不在于法律本身,而在于它的服務對象的合理性。(3)具有反復性。由于法的現代化不是社會自身力量演變的自然結果,所以,在通往現代化的進程中,傳統的本土文化與現代的外來文化之間矛盾比較尖銳,法的現代化過程經常出現反復。從起因上看,中國法的現代化明顯屬于外源型法的現代化。
選項B正確。法的傳統之所以可以延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法律意識強有力的傳承作用,即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可以經常隨著國家制度和政權結構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人們的法律意識卻相對比較穩定,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因此,法律意識可以使一個國家的法律傳統得以延續。
選項D正確。1902年,英日美葡四國表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皆臻完善”之后,愿意放棄領事裁判權。為此,清政府下詔,令沈家本、伍廷芳等主持修律,以收回領事裁判權為契機,中國法的現代化在制度層面上正式啟動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非訴訟業務有哪些
2020-11-27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