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仲裁管轄權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7-15 · 683人看過

合同仲裁管轄權

一、合同糾紛案件的仲裁管轄與人民法院審判主管的關系

要實現社會和諧,必須妥善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使社會沖突和對抗保持在可以調控的合理范圍以內。要妥善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就必須合理配置人民法院和其他社會主體在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中的位置和權力,構建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按照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對合同糾紛等民事糾紛,我國設置了包括當事人自力救濟(和解)、社會救濟(人民調解、仲裁)、公力救濟(訴訟)三類方式的多元化解決機制。

仲裁作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社會救濟的一種方式,它既具有不同于訴訟方式的特點,也具有其他糾紛解決機制所不具有的獨特優勢。仲裁方式具有由當事人通過協議自由選擇仲裁機構和一裁終局的特點。因此,通過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在糾紛解決過程中具有的自主程度比通過訴訟解決糾紛更高,尤其是當事人通過協議自主選擇仲裁機構,使得當事人對仲裁機構具有很高的信任度,對仲裁結果更容易接受,因而更有利于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和糾紛。同時,仲裁程序又具有比和解、人民調解等方式更強的程序嚴格性和內容上的合法性要求,因而也就具有比和解、調解方式更高的權威性,不具有法定的情形、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否定仲裁裁決的法律效力。實踐中,每年通過仲裁方式解決的民事糾紛不在少數,有效地減輕了人民法院的工作壓力。因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仲裁方式在解決糾紛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仲裁管轄范圍和人民法院審判主管的劃分,我國實行的是或裁或審的原則。當事人之間訂立的有效的仲裁協議可以排斥人民法院的審判權對特定糾紛的審判管轄。即對法定屬于仲裁范圍的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通過協議選擇仲裁作為解決方式。一旦當事人選擇了仲裁方式,就應當將糾紛提交選定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裁決做出即生效,除非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或撤www.zaIdIaN.coM載.點.網整理銷,當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仲裁與訴訟的關系表現在三個層面:(1)當事人達成有效的仲裁協議后,不得再就約定的仲裁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2)如果當事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查后發現有仲裁協議的,應當不予受理;(3)人民法院受理后發現有仲裁協議,或被告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如果人民法院沒有發現有仲裁協議,被告在首次開庭前也沒有提交仲裁協議的,那么即使被告在開庭后提出仲裁協議,人民法院仍然可以繼續審理。

(一)合同糾紛仲裁管轄的確定

人民法院判斷一個案件應由仲裁機構仲裁還是應由人民法院審理,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審查:

1、當事人之間有無仲裁協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可見,仲裁協議是申請仲裁的前提。沒有仲裁協議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協議必須采用書面形式。這種書面形式既可以是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也可以是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前后另以單獨的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其他書面形式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如果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以后,又協議解除了仲裁協議,則該仲裁協議不復存在。

根據《仲裁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1)請求仲裁的雙方共同的意思表示,即經過協商一致后雙方在協議中明確肯定地表明自愿將糾紛、爭議提交仲裁解決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項即當事人提交仲裁的具體爭議事項。約定的仲裁事項限定了仲裁機構仲裁的范圍。當事人只能就仲裁協議約定的爭議事項申請仲裁,仲裁機構也只能就當事人約定提交仲裁的事項進行仲裁。因此,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事項必須明確,并且屬于《仲裁法》允許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的爭議事項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如果當事人僅概括約定仲裁事項為合同爭議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變更、轉讓、履行、違約責任、解釋、解除等產生的糾紛都可以認定為仲裁事項。(3)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即具體將糾紛提交仲裁的仲裁委員會名稱及所在地等事項。當事人對于仲裁委員會的選定要明確、具體,要能夠根據協議確定具體的仲裁委員會。

2、審查當事人之間的仲裁協議是否有效

有效的仲裁協議是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的基礎。仲裁協議無效,視同當事人之間沒有仲裁協議,仲裁委員會不能對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進行仲裁,也就自然不能排除人民法院的審判管轄。

仲裁協議無效是指仲裁協議不符合法定的內容和形式的要求。具體有以下情形:

(1)口頭協議。按照《仲裁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仲裁協議協議的形式應當是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或其他書面方式。強調仲裁協議的書面形式,是為了從法律上確認當事人以仲裁方式解決爭議的主觀意愿,特別是雙方當事人就所發生的爭議以何種方式解決發生沖突時,可以以書面的仲裁協議作為仲裁的依據。

(2)約定的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的。根據《仲裁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七十七條規定,屬于法定仲裁范圍的事項包括發生在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以及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屬于《仲裁法》規定的仲裁事項。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仲裁協議。

(4)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當事人又達不成補充協議的。按照《仲裁法》第十八條規定,如果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委員會應當明確具體,能夠通過協議確定一個唯一的仲裁委員會。否則仲裁協議即為無效協議或效力待定協議。當事人達不成補充協議,效力待定協議最終也將歸于無效。

仲裁委員會約定不明確,主要有以下情形:○1約定的仲裁委員會不存在。此種仲裁協議為無效協議,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當事人提起的訴訟?!?約定的仲裁機構名稱不準確。此時,如果能夠通過仲裁協議確定具體的仲裁機構,應當認定選定了仲裁機構。○3約定由某地的仲裁機構仲裁。如果該地只有一個仲裁機構,則該仲裁機構視為約定的仲裁機構;如果該地有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其中一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不能就仲裁機構選擇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無效?!?仲裁協議約定了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其中的一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不能就仲裁機構選擇達成一致的,仲裁協議無效。○5仲裁協議僅約定糾紛適用的仲裁規則。此種情況視為未約定仲裁機構,但當事人達成補充協議或者按照約定的仲裁規則能夠確定仲裁機構的,可以認定仲裁協議選定了仲裁機構。

(5)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但一方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一方未按照《仲裁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異議的,視為其同意將爭議提交仲裁。

(6)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仲裁協議的。自愿原則是仲裁制度的根本原則,它貫穿于仲裁程序的始終。仲裁協議的訂立,必須是雙方當事人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的真實意思表示。采取脅迫手段與對方訂立仲裁協議,違反了自愿原則,所定協議并非對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認定無效。

仲裁協議無效是針對仲裁協議自身而言,與當事人之間所訂立的主合同效力無關。根據《仲裁法》第十九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的規定,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其效力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合同成立后未生效或者被撤銷的,均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就爭議達成仲裁協議的,合同未成立的也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3、審查仲裁協議是否失效

仲裁協議失效是指原本有效的仲裁協議在特定條件下喪失了其法律約束力。仲裁協議一旦失效,仲裁機構即不能依據該協議受理當事人的仲裁申請。

仲裁協議失效,一般有以下情形:○1基于仲裁協議,仲裁庭做出的仲裁裁決已被當事人自覺履行或者被法院強制執行,即仲裁事項得到最終解決?!?當事人協議放棄已簽訂的仲裁協議。這種放棄可以是通過達成書面協議明示廢除原本有效的仲裁協議,也可以是達成新的書面協議變更了原仲裁協議約定的糾紛解決方式,也可以是當事人以默示方式變更原有的糾紛解決方式(如《仲裁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之間雖然訂有仲裁協議,但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約定了有效期的仲裁協議因期限屆滿而失效?!?仲裁庭基于仲裁協議作出了仲裁裁決,但該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或不予執行?!吨俨梅ā返诰艞l第二款規定,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仲裁法》第二十六條的適用

《仲裁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當事人之間在主合同之外另行訂立獨立的仲裁協議,一方在起訴時既未提交也未聲明有仲裁協議的,適用《仲裁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毫無疑問。但是,當事人起訴時提交作為證據的合同中明確寫有仲裁條款,法院審查立案時未引起注意而立案受理的,是否適用上述規定頗有爭議。

《仲裁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適用的結果(視為被告一方放棄仲裁協議),完全改變了當事人之間原先約定的爭議解決方式,對被告一方的訴訟權利影響巨大。為了實現司法公正,充分保護當事人的程序權利,人民法院在通知被告應訴時應當行使釋明權,明確告知被告在已經達成仲裁協議的情況下有權在答辯期滿后人民法院組織的第一次開庭審理(不包括審前程序中的各項活動)前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及不提出異議的后果,讓當事人自己選擇是否提出異議。當事人在充分知曉此權利的前提下自主作出不提出異議的行為,才能依法推定當事人具有放棄仲裁協議意思表示。

二、合同糾紛的地域管轄

管轄權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基礎。合同糾紛的管轄問題必須要在實體審判之前解決。管轄問題解決不了,實體審理就無法進行。

1991年頒布施行的《民事訴訟法》對合同糾紛的地域管轄分為一般合同糾紛、保險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三種類型作出了規定,而對一般合同糾紛規定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對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實踐中有不同理解。因而造成地域管轄標準的多樣化,導致司法實踐中出現爭管轄、搶管轄、亂管轄等現象。針對法院之間爭搶合同糾紛案件管轄權,當事人通過變通案由使法院錯誤立案、起訴時虛設被告或第三人甚至出具假證、偽證提起訴訟或者依據不存在爭議或已經履行完畢的合同來進行起訴以使案件由對自己有利的法院管轄等突出問題特別是利用對合同履行地的不同理解搞地方保護主義的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多次針對合同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特別是合同履行地的確定反復作出司法解釋或批復。但是由于管轄標準的確定涉及極為復雜的訴訟理論問題,對合同履行地的確定標準存在多種理解,我國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中所規定的確定合同履行地的標準仍然不夠明確,司法解釋的規則非常龐雜且變動頻繁,對司法解釋的清理又不及時,造成相互之間前后沖突甚至矛盾,實踐當中難以掌握。綜合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合同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確定可從以下方面把握。

(一)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關于合同糾紛地域管轄的規范體系

1、將合同糾紛劃分為一般合同糾紛和特殊合同糾紛,分別作出規定?!睹袷略V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了一般合同糾紛的管轄標準,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分別規定了保險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兩類特殊合同糾紛的地域管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對保險合同糾紛的地域管轄又作了必要的補充。

2、規定了合同當事人協議選擇管轄。《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了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協議選擇管轄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三條對管轄協議的形式、第二十四條對管轄協議無效的情形作了規定。

3、對一般合同糾紛的履行地以及履行地法院管轄的例外作出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對一般合同糾紛的履行地以及履行地法院管轄的例外作出了規定,1993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法復(1993)10號】對借款合同的履行地作出了明確,1994年1月24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問題的復函》【法經(1994)26號】重申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關于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1994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合同當事人僅給付了定金應當如何確定管轄問題的復函》【法經(1994)171號】對合同當事人僅給付定金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的問題作了明確,1996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證券回購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法復(1996)9號】對證券回購合同的履行地確定作了規定,1996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法發(1996)28號】對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作出了規定、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作了修改并規定了依合同履行地確定管轄的例外,1998年7月6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委托貸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答復》【法明傳(1998])198號】對如何確定委托貸款合同的履行地問題作了明確。另外,《合同法》從實體法的角度也對合同履行地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二)確定合同糾紛案件地域管轄的基本步驟

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關于合同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的規定,體系龐雜,規則復雜,確實很難掌握。但其同樣有規律可循。一般來講,只要按照以下步驟逐步進行審查判斷,就能準確確定合同糾紛的地域管轄。

1、審查受訴法院是否當事人通過有效管轄協議約定選擇的法院

當事人通過有效的管轄協議約定的管轄法院優先于法定的管轄法院行使管轄權。如果受訴法院是當事人通過協議約定選擇的管轄法院,當然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糾紛有權進行管轄,并且排斥其他法院通過法定管轄對同一糾紛行使管轄權,除非管轄協議無效。

判斷一個管轄協議是否有效,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審查:

(1)協議管轄只適用于合同糾紛而不適用于合同糾紛以外的其他糾紛。對其他糾紛協議約定管轄是無效的。

(2)協議管轄只能適用于第一審合同糾紛案件,即只能約定一審法院不能約定二審法院。約定二審法院的管轄協議無效。

(3)管轄協議只能采用書面形式??陬^的管轄協議無效。這種書面形式可以是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也可以是在主合同之外另行達成的獨立的管轄協議,還可以是其他書面形式。

(4)管轄協議只能在法定的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標的物所在地等五個地點的法院范圍內選擇管轄法院。超出此范圍選擇管轄法院的無效。

(5)管轄協議選擇的管轄法院必須是是唯一的確定的。如果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了兩個以上法院,則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

(6)管轄協議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是法定的強制管轄,排斥當事人的協議管轄。當事人只能協議變更第一審的地域管轄,不得變更級別管轄將應由上級法院作一審法院的案件選擇下級法院管轄或將應由下級法院作一審法院的案件選擇上級法院管轄,也不得變更專屬管轄。如果管轄協議違反了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則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29條規定,如果當事人之間既有主合同又有擔保合同,無論二者是否約定管轄,也無論二者如何約定管轄或者主合同和擔保合同選擇管轄的法院不一致的,均應當根據主合同確定案件管轄。

如果當事人之間雖然有管轄協議,但在協議中未選擇管轄法院或者管轄協議具有無效情形的,不適用約定管轄而適用法定管轄。

2、審查受訴法院是否被告住所地法院

如果當事人之間并未訂有有效的管轄協議,則案件的管轄應當適用法定管轄。按照《民事訴訟法》關于合同糾紛地域管轄的規定,各類合同糾紛均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故被告住所地法院一定有管轄權。只要受訴法院是被告住所地法院,就可以對案件進行管轄。

3、審查當事人之間的糾紛是否屬于保險合同糾紛或運輸合同糾紛

《民事訴訟法》對保險合同糾紛和運輸合同糾紛的地域管轄作出了特別規定。如果受訴法院既不是當事人協議選擇的法院,也不是被告住所地法院,可以進一步審查當事人提起訴訟的糾紛是否屬于《民事訴訟法》作出特別規定的兩類合同糾紛。若是保險合同糾紛,還可由保險標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轄;如果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還可由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法院管轄。若是運輸合同糾紛,運輸始發地或者運輸目的地法院也有權管轄。

4、審查受訴法院是否合同履行地法院

當事人就保險合同糾紛和運輸合同糾紛以外的一般合同糾紛提起訴訟,而受訴法院既不是當事人協議選擇的法院,也不是被告住所地法院,可以進一步審查受訴法院是否合同履行地法院。如果受訴法院屬于合同履行地法院,則可以對案件行使管轄權。

(三)合同履行地的確定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合同履行地”管轄標準是一個既包含實體意義又包含程序含義的混合概念,當事人之間、法院之間常常對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產生歧見,雙方當事人往往都能夠找到對已有利的條款來解釋合同履行地,從而引發管轄權爭議。普遍認為,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約定的當事人履行義務的地點,主要是指合同標的物的交付地點。但由于一個合同中既可能有主義務,也可能有從義務;既可能是單方義務,也可能是雙方義務,到底以合同中的哪一個義務來確定合同的履行地,認識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

確定合同履行地,不僅要嚴格按照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還應當遵守以下規則:

(1)約定合同履行地優先適用。履行地包括法定履行地(比如《合同法》規定的各類性質合同的履行地)、合同中約定的履行地或者實際履行地。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有明確約定的應以當事人的約定為準。只有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時才按法定的履行地確定管轄,即法定的履行地只有在當事人未約定履行地或者約定不明確并且在合同未實際履行時才有適用余地。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的約定必須采取書面協議的方式,口頭約定不能作為確定合同履行地的依據。

(2)主義務履行地原則。合同中既有主義務又有從義務和附隨義務的,應當以履行合同主義務的地點作為合同履行地。

(3)特征履行地原則。每一類合同都以其特定的權利義務為內容,根據其名稱即可大致判斷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但實踐中也可能存在合同名稱與合同內容不一致的情況。此時應當以該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內容確定合同的性質,并進而確定合同的履行地;若根據該合同的內容難以區分合同的性質,以及合同的名稱與該合同的部分內容相符的,則仍然以合同的名稱確定合同的性質和合同的履行地。任何一個雙務合同,合同中既可能有有給付金錢的義務,又可能有非給付金錢的義務。除借用合同、互易合同、贈與合同等極少數合同外,絕大多數合同中非給付金錢的義務就是區別此合同與彼合同性質的特征和標志,確定合同履行地應當以該特征義務為依據。

(4)實際履行地原則。實際履行地就是實際履行合同特征義務、主義務的地點。合同當事人僅僅給付定金而未履行合同的其他條款,不是合同的實際履行,應按未實際履行的合同確定管轄。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部分在約定地點、部分在非約定地點的,屬于在約定的合同履行地履行義務不完全,仍然是對合同的實際履行,約定的履行地點仍然是合同履行地。

(5)爭議債務履行地原則。盡管合同中可能存在多種義務,但不是所有的義務都有爭議,在依合同履行地確定地域管轄時,應以實際存在爭議的義務的履行地作為合同履行地。凡合同履行中因標的物而產生的爭議由標的物所有權轉移地法院管轄;凡因價款支付而產生的爭議,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由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法院管轄。強調合同義務的爭議性,就是在承認合同有多個義務的基礎上強調管轄法院與案件的實際聯系性。

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向榮

劉向榮

執業證號:

13716201710781846

山東英天律師事務所

簡介:

執業范圍:刑事辯護、民商事案件的訴訟與非訴業務 執業機構:山東英天律師事務所。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向榮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欧美同性videos免费可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四虎免费影院ww4164h| 免费人成网站7777视频| 午夜剧场免费体验|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站中国|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黑料不打烊tttzzz网址入口|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播放黄色片|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 亚州春色校园另类|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把胡萝卜立着自己坐上去| 午夜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japanese日本熟妇多毛| 波多野结衣导航|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 大陆黄色a级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91无套极品外围在线播放| 果冻传媒app下载网站|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好男人看的视频2018免费|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挡软| 日韩免费观看一级毛片看看 | 六月婷婷综合激情|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精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