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感情出現危機的家庭來說,在正式提出離婚前,往往會先行分居。
分居,既給雙方當事人一個反省和考慮的時間,讓當事人反省能否挽救婚姻,該如何挽救婚姻,并且考慮對今后的生活作出何種安排;同時,分居的時間、分居的原因也是法院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并進而作出是否判決離婚的一個重要指標。由此可見,分居,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從法律上,對于行將離婚的家庭,都有重要的意義。
綜觀歐美一些國家的婚姻家庭法律,對于“分居”都有專門的章節,描述其定義、約定其期限,及規范在此特殊階段各方的權利義務等。當夫妻感情破裂時,當事人可以起訴要求離婚,也可以不要求離婚而僅要求分居,則,法官可以據此作出“分居令”,判決配偶雙方在一定的期限內或不定期限里分居,在此期間,配偶雙方停止共同生活,并對涉及住房、子女撫養、夫妻財產關系等問題判決采取必要的臨時措施。分居期滿后,若雙方未重新和好的,無論夫或妻都可以訴請離婚。
應該說,這種分居制度的設計和安排,有利于當事人友好和平地處理婚姻危機,是一種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表現。
而我國新《婚姻法》雖然對“分居”也有提及,但是內容非常簡單,僅在第32條第(四)款寫到: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經法院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當然從這一條款中,我們也可以體味到:按照我國婚姻法,法院在判斷因分居而起訴離婚的案件中,掌握2個指標:即1、分居的原因必須是夫妻感情不和,而不是工作、學習等原因客觀上造成夫妻分居;2、夫妻分居應當滿2年。
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我們往往會面臨一系列的問題,比如:
一、怎樣才算夫妻分居了?怎樣的證據能夠證明?
毋庸置疑,如果一方搬遷出原來夫妻共同居住的地點,在外租房或在自有的其他單獨成套的房屋中居住,是屬于分居,這時,應當提供租房合同或居委會的證明等證據。
但是,若當事人限于經濟條件或其他客觀原因,夫妻雙方仍然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即俗稱的“同室分居”,該如何判斷?筆者認為當事人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夫妻未共同生活,互不履行夫妻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夫妻關系已名存實亡。
具體來說,應當證明:
1、雙方已經沒有性生活;
2、一方不再為另一方做飯洗衣;
3、其他能夠說明雙方在經濟上互相獨立,在生活上也不互相撫養照顧的證據。
當然,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證據比較難以固定,此類證據往往是以證人證言的形式居多,當然,如果對方當事人也承認了一方的觀點,則該方就不需要為這一主張再提供證據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