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繼承開始的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志。繼承從被繼承人(死者)死亡時開始。當然死亡包括三種情況:
自然死亡、按法院的有關文書確立的宣告死亡、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時按法律解釋推定的死亡。
被繼承人死亡后他所擁有的財產,就是他的遺產,他的繼承人從他死亡開始進行財產繼承。繼承開始的時間,是計算繼承權最長訴訟時效的一個起點。按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這個二十年,是一個長的訴訟時效。舉一個例子,某張老先生有一住宅是個人合法財產,未立遺囑,其死亡后,其二子均未聲明放棄繼承此遺產,但因二人工作繁忙,均無暇顧及此房產,僅是派人照料。十年后二人在如何分割這一住宅時,發生爭執,此人二人訴至法院,雖被繼承人死亡是十年前,但是因為法律規定“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所以他們的訴訟還是可以提出的。而且,他們二人也并沒有放棄繼承權,雖然十年間沒有處分這一做為遺產的住宅,但是他們并沒有明確放棄遺產的表示。因為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所以此訴訟法院受理,并依法進行了審理。分清繼承遺產開始的時間與對遺產著手分割的時間是很重要的。
再舉一例,某張老先生生前有一住宅,系其個人合法財產并無遺囑處理,與次子共同居住,他死亡后,其次子仍居于此住宅中,張老先生之長子并未異議,過了十二年后,長子得知次子私下將此住宅的房屋所有權證改變了名字,由張老先生變為其次子的名字,此時長子訴至法院要求進行繼承,這時次子認為長子因在被繼承人死亡后二年內未訴訟,已過了訴訟時效,未同意長子的要求。按法律規定,繼承訴訟的時效“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所以長子在知道次子私下變更房屋產權后二年內進行訴訟,并未過時效,法院依此規定支持了長子的訴訟請求。
繼承訴訟是民間常見的訴訟,這種案件,標的有的小到幾百元,有的則大到數千萬元,但是其依據的法律是一致的,只要掌握好其中的一些原則,包括“時間”的因素,是會受到好的效果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如何分配責任與義務
2020-12-07孩子在學校受傷的學校擔責還是老師擔責
2020-12-01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范本
2020-11-24拆遷安置房可以提前辦房產證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