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單位需要改制需要轉企改制的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是指,面向市場從事生產經營或中介服務活動,為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事業單位。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范圍主要包括:賓館、招待所、療養院、物業管理等后勤服務機構;以接待服務為主要任務的各類培訓機構;工程建設(維修)、產品設計、技術服務、物資供應、工交環衛等服務機構;劇場、會展中心、展覽館、旅行社等經營性機構;農場、園藝場、養殖場、林場等經營型機構;各類俱樂部、新聞出版、發行等文化產業經營機構等。轉企改制三種形式
轉企改制的主要形式包括:先售后股。將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經評估后的存量資產以凈資產計價出售給單位職工。在職工購買存量資產的同時,鼓勵職工增資產入股。允許社會法人、自然人作量投入,對凈資產額較大,職工難以一次性認購的,可采取分期付款和買、租、股結合的辦法。對本單位職工不能全額認購的,允許出售給社會法人或自然人。 兼并重組。通過市場競價的方式或由主管部門與兼并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由兼并方出資收購其全部資產和負債,實行整體式兼并。兼并重組既可在本系統內進行,也可跨系統進行。 停業破產。對無力正常運轉且難以實行重組的單位,采取先清算債權債務、分流安置人員,后申請停業注銷的辦法,實施自行解體。對嚴重虧損、債務沉重和無力清償的單位,可參照企業破產辦法進行破產清算。 職工身份如何置換 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時,應依法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按照職工的實際年齡,每滿一年發給職工一個月基本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職工原有身份不再保留,可以由改制后的企業重新聘用并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進入社會自謀職業。對重新聘用人員,經被聘用職工本人同意,可將其應得的經濟補償金轉為改制后企業的個人股份。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變現資金,首先用于支付職工歷年欠發工資、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用和安置富余職工。如國有資產變現資金仍有節余的,應按有關規定上繳財政。 轉企改制后,職工將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參加當地企業職工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納入本地社會保障體系。 經營性事業單位為何要改制 據省編辦事業機構編制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先行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雖歷經多次改革,但一些事業單位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同時,由于事業單位分別附屬于不同層級的政府機構,從而構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壟斷,導致市場分割和資源嚴重浪費。推進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有利于建立一個能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滿足公共服務需要、精簡高效的現代組織體系;有利于突破舊體制、舊觀念的束縛,促進部分傳統公共事業產業化、社會化;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從而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改制以后單位資產如何處置 實行轉企改制的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必須先依法進行財務審計、資產評估、產權界定。改制單位的資產(除工會經費外)均列入改制范圍。改制單位在資產清查的基礎上,由其主管部門委托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改制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審計時限統一確定為資產評估基準日的前三年;改制單位資產評估前,由其主管部門向省財政部門提交書面申請,經核準后開展資產評估;鼓勵改制單位的主管部門采取國有產權轉讓的方式進行資產處置。 轉企改制社保如何承接管理 經營服務性事業單位從批準轉企改制次月起,應按屬地原則,參加所在地統籌地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從改為企業次月起,以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按參保所在地企業繳費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個人按本人工資收入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離退休人員的其他管理工作,在尚未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前,仍由原單位負責。 轉企改制前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其原退休人員,由轉企改制后的單位按照統籌地區的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轉企改制前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在單位按當地規定向社保經辦機構繳納退休人員醫療保險費用后,其退休人員可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轉企改制單位原退休人員中,勞動模范以及享受省部級勞動模范待遇的先進工作者,可按人均2萬元的標準計提醫療保險專項經費,由轉企改制單位的主管部門建立醫保專項基金,用于支付上述人員按規定應由原單位補助部分的醫療費用。 內退手續如何辦理 改制前的原在編職在崗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內(含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或工作年限滿30年的,由本人申請、所在單位同意和主管部門審核,報人事部門復核批準,可一次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并抄送勞動保障部門備案。 實行提前退休政策所需資金,將按照“不額外增加社保和財政資金支出負擔”的原則處理。提前退休人員由所在單位和個人一次性向社保經辦機構繳納提前退休年限內的退休費、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單位所繳納的費用原則上從單位國有資產變現中支出。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0-11-14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夫妻各自財產
2020-12-27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