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條 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復議的人員的職責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釋義】 本條是對稅務人員崗位職責分離的規定。
稅務機關建立內部監督制度,重要的是要形成有效的內部制約機制,確立內部控制的規則。實行主要工作崗位職責相分離,是形成內部制約機制,實行內部控制的基本規則,當然也是內部監督制度的核心內容。從實際中揭露出的一些行政機關執法腐敗的案件看,許多重要的權力集中于一人或少數人手中,對權力缺乏必要的制約,缺少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在本法中單列一條作出規定。按照本條規定,稅務機關必須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這項制度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主要崗位的人員的職責權限必須明確。明確崗位職責是合法地行使權力和承擔責任的必要的前提條件,可以防止職責不清引起混亂,防止濫用權力后推卸責任。第二,法定應當明確的職責是負責稅收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復議的人員的職責。第三,負責稅收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復議的人員的職責必須相互分離、相互制約。明確各項主要職責的目的,是使它們分離,進而實現制約。可以說,職責明確是形成制約的前提,職責分離是實現制約的基礎,職責不清或混為一體,都不可能形成制約。當然這種制約是在法制統一、法律規范相協調基礎上的制約,其作用在于共同遵守和執行法律,與無原則的扯皮是絕對不同的。第四,除本條列明的四種主要崗位應當相互分離并相互制約外,如果在發展和改革過程中出現了新的需要分離的崗位,稅務機關可以自行規定進行分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本)
2012-10-26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批轉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關于當前抗震救災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任務的通知
2008-05-28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關于做好除雪破冰保障道路通行工作的公告
2008-02-0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7-12-31關于印發《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7-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婦女兒童行動計劃(2008—2012年)的通知
20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