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條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未成年犯在被執行刑罰期間,執行機關應當加強對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對未成年犯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執行機關應當保證其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釋義】本條是關于對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以及在執行中對未成年犯進行法制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繼續義務教育的規定。
根據本法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不僅體現在審判過程中,而且在執行拘留、逮捕,以及在刑罰執行過程中也要注意實施相關的措施和方法。在對未成年人實行依法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或者刑罰的執行中,采取與成年人分管、分押是司法機關多年來一貫要求和堅持的作法,在全國人大常委會1994年通過的《監獄法》中也有明確規定。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有利于有針對性地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改造;二是有利于防止將未成年人與成年人關押在一起,可能受到一些成年犯、教唆犯、常習犯的犯罪思想的影響、犯罪行為的教唆、犯罪技能的傳授;三是有利于針對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的發育特點,在生活能力方面進行管理,同時也能防止可以發生成年人對他們的不法侵害,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這里所說的“拘留”,包括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又稱治安拘留,是指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依法在短期內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治安行政處罰。行政拘留的決定由縣、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當于縣一級的公安機關裁決。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緊急情況下依法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刑事訴訟法第61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逮捕”,是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而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分別關押,是指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分別予以關押。如將被拘留、逮捕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分室關押,將執行刑罰的未成年犯與成年犯分別關押在不同的勞改勞教場所,或者在同一改造場所將其分別編隊,在監督管理上實行區別對待等。
分別管理,是指執行拘留、逮捕以及執行刑罰的機關在分別關押的基礎上,對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實施不同的管理制度。分別管理實施依法管理,保障未成年犯應有的合法權益,尊重其人格,而不是消極地進行防范管束,通過執行各項法律制度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起到矯正和改造作用。分別管理也應當適當照顧未成年人的年齡特征、采取適合其生理、心理特點的管理辦法,在嚴格管理的前提下,做到嚴而不死、管而不僵,活而不亂。當然,嚴格管理并不是隨心所欲的管理,而是依法的管理、科學文明的管理。在實踐中,應當采取一些不同于成年人的管理辦法,如適當地開展正當的文體活動、加強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等,以利于預防犯罪的實現。
分別教育,是指在對未成年人予以拘留、逮捕、執行刑罰時,要堅持結合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理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以及文化知識、勞動技能的教育,通過教育改造,使他們成為新人。這是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重點措施之一。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因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其社會經歷、思維方式、性格模式、成長環境也不同,在實施拘留、逮捕以及執行刑罰的過程中,應當有所區別對待,特別是在教育制度、方式、內容、對象、目的,以及教育環境上都應當分別處理。分別教育的目的是矯治未成年人的惡習,以法制教育為核心、以文化教育為基礎,以技術教育為重點,對未成年人進行重新塑造,造就新人,化害為利,預防重新犯罪,最終達到保障社會治安的目的。
未成年犯被執行刑罰,主要在少年犯監管場所進行教育改造。執行機關對被執行刑罰的未成年犯,要考慮到未成年犯的年齡和生理特點,既要重新改造他們的犯罪思想,又要照顧他們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有利于他們的身心發育和成長。對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執行機關還應當保證其繼續進行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執行機關既是改造未成年犯的部門,也是教育其重新做人、學習文化技術的學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2015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09-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確認195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0修正)
2000-08-2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2-17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