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可能會無意中對員工處以罰款,這可能是多年來遺留下來的習慣,這些習慣來源于《企業員工獎懲條例》(國發[1982]59號)的相關規定。《條例》第四條規定,本條例適用于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市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全體職工。第12條規定,對員工的行政處罰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辭退、緩刑和辭退。除上述行政處罰外,可以處以一次性罰款。第16條規定,對員工的罰款數額由企業確定,一般不超過其月標準工資的20%
勞動法是規范勞動關系和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關的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的總稱。法律部門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它是一個獨立于民法的法律部門;它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些法律規定規范了工會、雇主和雇員之間的關系,保護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雇主權利
(1)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的權利源于用人單位享有的生產指揮權。由于用人單位享有生產指揮權,所有用人單位都有權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并要求勞動者遵守這些規章制度。(2)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勞動定額。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取得一定范圍內勞動者的勞動使用權,并有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勞動者勞動定額。勞動者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情況下,應當完成用人單位規定的合理勞動定額。
(3)有權考核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用人單位有權根據勞動者勞動技能考核結果,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考核,安排合適的工作崗位和獎金、報酬等。(4)有權制定勞動安全操作規程。用人單位有權根據《勞動法》中的勞動安全衛生標準,制定自己的勞動保護制度,要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用人單位有權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和職工的工作時間要求,依法安排職工的工作和休息時間。(6)有權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準。為保證勞動的正常有序進行,用人單位有權制定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規范。勞動紀律是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這是組織社會勞動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職業道德不僅是勞動者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共同行為準則,也是勞動者的職業要求。當然,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標準的制定必須符合法律規范
(7)其他權利。包括提交解決勞動爭議的權利和平等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
關于你的問題“用人單位是否違反勞動法,按照制度對員工進行經濟處罰”,用人單位的做法沒有違反勞動法,但不能扣減很多錢。對員工的罰款金額由企業確定,一般不超過其月標準工資的20%。你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