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1:所有勞動索賠都屬于法院受理范圍
根據現行法律,勞動者要求補繳社會保險的,應當向勞動監督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且該要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
此外,要求更正人事檔案的內容,辦理退休手續和確認工齡不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范圍內,不應提交法院
誤解2:自愿放棄的權利可以再次主張
法律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其根本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般情況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補充簽訂勞動合同達成協議,補充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追溯至就業之日的,除非勞動者能夠提供證據證明補充簽訂勞動合同期間的反向簽訂行為不是其真實意思,否則,視為勞動者自愿放棄要求雙倍工資的權利,雙倍工資的要求不予支持。
例如,小明于2014年加入一家公司,但該公司尚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截至2015年,公司與小明就勞動合同事宜簽訂了補充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2014年至2017年,小明于2016年離職。他希望調查該單位在2014年至2015年間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責任。像小明這樣的要求將不會得到支持。
雇主應在30天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交工傷鑒定申請;用人單位拒絕為勞動者申請的,勞動者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人民法院受理因工傷待遇引起的勞動爭議,前提是勞動者已經承認工傷和殘疾程度。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未對工傷認定作出結論的,勞動者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給予工傷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駁回訴訟)
誤解4:勞動者可以隨時主張權利
根據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有責任為其主張提供證據。與爭議有關的證據屬于發包人控制和管理的,發包人應當提供;發包人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用人單位保留勞動合同文本、工資支付憑證、考勤記錄等,現行規定要求保留期限為2年,期間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如果索賠是在2年前提出的,勞動者應提供證據
誤解5:如果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因個人原因辭職也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要求賠償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如果工人因“個人原因”、“身體原因”、“家庭原因”和其他原因申請辭職,然后以雇主拖欠工資和社會保障為由要求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誤解6:勞動合同可以隨時終止。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然而,單方面解雇工人的權利并不是絕對的自由。該法律有時間限制的原因是為了確保雇主有合理的時間尋找繼任者,并確保公司業務的持續。如果雇主能提供更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因雇員突然辭職而遭受經濟損失,法院一般會支持其損失賠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山東元康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畢業于山東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是國家司法部注冊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至今已有10余年的法學理論研究與法律實踐工作經驗。 自從事法律工作以來,一直注重研究人身傷害(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公司法務、刑事辯護等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在為當事人辦理案件的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當事人很好的評價,并且憑借為當事人辦案的良好口碑 ,得到了當事人的推薦,為更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解決了諸多法律難處。 執業信條:誠實信用、盡職盡責、追求實效!
拆除廠房是否需要向政府部門報告
2020-12-11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